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刘少华 张 喆
创新创业如火如荼,其中MOOC(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成为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很多人没有想到,在国防科技大学也有这样一支军营MOOC团队,而他们的“业绩”比起互联网“大咖”们毫不逊色——
建成国内最早上线的自主可控MOOC学习平台——“梦课”平台,成为国内第一个上线并提供MOOC课程资源的平台、第一个面向全军基层部队官兵开放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平台。
特别是,他们瞄准强军之梦,瞄准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组织多家军队院校参与,学员覆盖原各大军区、军兵种,搭建了一个联通部队需求与专家资源的新桥梁,专家远程解决部队疑难问题数十次,为提升战斗力提供支撑。
一张无形无边的学习之网覆盖全军。10月13日,这支团队首次向媒体公开亮相。
“互联网+”军队的成功应用
“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战场环境概论》这门课程……”13日上午,记者体验了“梦课”平台为适应互联网传播而打造的“短视频”课程。每节课程时间虽短,但为期数周的课程却涵盖了战场环境对作战影响的各个层面,受到官兵欢迎。
如今,像这样的MOOC课程已有170余门在“梦课”平台上线。这些课程成为全军官兵成长成才的又一把金钥匙。
2013年,MOOC在国内初露头角,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大校长杨学军中将当机立断:开启国防科大面向全军的MOOC平台,汇聚国防科大乃至全军院校和部队的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规模化培训能力,为官兵全员全域全时学习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
同年8月,经过周密筹备,该校信息中心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建成国内最早上线的自主可控MOOC学习平台“梦课”。2014年5月,教育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首批5门课程中4门来自该校。目前,全军注册学习官兵已达32万余人,考试通过4.6万余人次,积累学习行为数据1亿余条。
南部战区一位网络专家这样评价“梦课”,该平台是“互联网+”在军队成功应用的“集大成者”,成功将“众创”“众筹”“众包”等创新理念融合应用。
数字化学习立足科技支撑
在信息中心,展示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幅幅柱状、饼状图和曲线图。“这些数据,来自全军学员们每次点击鼠标的动作统计。”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配置了庞大的数据仓库,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学习行为分析、课程数据分析及教学数据分析支持。
“梦课”学习平台,是新型军事人才在线教育平台,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用户规模上都是目前军网最大的应用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团队发挥在分布式应用架构、大数据管理、视频流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技术上的一次次突破与跨越,升级完善了支撑数字化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了数字化在线教育的相关技术标准,形成了面向全军提供数字化在线教育服务的能力。
MOOC课程考试,动辄数万人。在线组织开展大规模考试,一直都是国内外的技术难题,至今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
他们经过多轮调研和技术论证,结合部队管理特点和互联网思维,创新性运用虚拟考场与实体考场结合、技术机制和管理模式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在全军已经顺利组织考试5000余场次。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具有五个特点:一是采用开源技术路线;二是基于互联网模式,快速响应和迭代完善;三是贴近基层官兵需求,具有一系列体现部队特色的功能;四是平台简约,基层部队官兵无需培训即可自主学习;五是系统稳定可靠。
万人“课堂”向战斗力汇聚
“解决部队实际问题,就是为战斗力做贡献,MOOC教学优势明显。”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老松杨教授说。
一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培国教授进行MOOC线上辅导时,一位海军学员提出:直升机舰上着陆时,舰艇雷达和飞机通信之间产生互扰,导致着陆困难,怎么解决?刘教授迅速和该学员取得线下联系,不久后带领专家组奔赴其所在部队展开专题研究攻关,并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得到了部队的好评。运行仅三年,“梦课”平台已成了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碎石之剑”。
他们的课程,助力中部战区士官王子磊参与研制的“雷达通用适配器”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助力南部战区某部官兵创新多套无人机战场抗干扰侦察战法;助力西部战区某通信团官兵创新技术,将传输设备、会议系统、交换设备等都集成在通信维修车,将系统开设时间由以往40分钟减少到7分钟……
栽下梧桐引凤栖。目前,“梦课”平台吸引了全军400多位名师入驻,与多家部队单位联合开展了基于MOOC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平台已初步具备了支撑“三位一体”(即: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平台的基本功能。
前不久,该校被军委机关确定为全军军事职业教育条件建设总师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