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政府、创客、投资人,三方活跃“双创”到底忙啥
通讯员 刘 玮 本报记者 王延斌

    只需将这块口香糖大小的VR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插在手机上,轻点“Nano”App便可实现一键拍摄全景照片、视频,享受令人惊叹的角色带入及震撼的视听体验。

    12日开幕的山东“双创”活动周现场不缺乏“出奇制胜”的科技项目,但对这款拥有26项专利的“VR相机”来说,好消息更在于会场内主办方邀请的几十家创服机构迅速嗅到了这项原始创新技术的商业前景。

    政府搭一个台子,以现场出现的新科技为起点,通过政策推动和市场化手段,将创客、创服、银行“捆绑”,推动新技术走向市场变现,这符合官方预期,也是“双创”周最打动人心的情节。

    高大上!用“黑科技”对接市场

    整个场馆里,创业者杜龙和他的“小胖”是最忙的。

    在主会场门口,几台憨态可掬的机器人迎宾“小胖”很惹人喜欢:它“脑子”好、听话,“嘴巴”甜,只要你提问,它都“敢”回答——不论是一本正经的回答,还是“海吹胡侃”的回答。

    在山东1个主会馆和10个分会馆里,机器人是“标配”,唱歌的、跳舞的、送餐的、爬楼的、陪护的,甚至工业线上代替人工的,五花八门。作为劳工大省,山东省对机器人家族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展出琳琅满目的‘高科技’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公众在享受‘科技盛宴’、感受创新创业的大氛围的同时,更希望一项项高科技从展馆走向车间,走上市场,为此,我们引入了一条产业链”,主办方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条链是以创客和产品为中心,通过政策塑造氛围,推动银行、创投深度介入产品走向市场的全过程,“放长线、钓大鱼”,最终形成一条成熟的商业链。

    磨拳擦掌!好项目就得争抢

    投资人刘毅科专门从500公里之外的北京赶到济南,很多项目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与他一样不远千里考察项目的,还有一些来自北上广的投资人。本届会议联络员单位、山东省科协的有关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早在筹备期间,山东省有关部门面向各行业征集项目,最终180项“优中选优”的项目被幸运地带到了展馆。

    “我的期望是,哪怕成为这些项目中的1/180也行。”刘毅科面临的竞争不小,来自山东省的几十家投资创服机构也在现场设置了展板,并派出了专门人员遴选项目。

    与展览同步举办的双创论坛、路演、创业汇、学术报告、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刘毅科还和同行们或以评委,或以演讲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山东的优秀企业家代表、资深创投专家、创客代表等互动交流。

    这几年,山东在“实施一个项目、培养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形成若干产品、推动产业成熟、做成产业集群”这一长长链条上,弥补薄弱环节,努力解决科技经济结合相对不足的问题。

    现在,这一链条下诞生的成果已经呈现出来。

    因地制宜!“两个轮子”要同时转起来

    老牌家电“巨头”海尔与年轻的“小微”超感智能科技公司“比邻而居”,大到“世界500强”企业,小到“小不点”企业,大大小小近百家企业都能在主会场里找到舞台,卯着劲向外界展示拿手绝活。

    这种设置包含着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纪洪波和同事们的“良苦用心”。一向以“大象经济”闻名的山东企业已处于“不改革不行”的深水区,他们热情拥抱“双创”,力争在顾客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的时代,快速创新以引领发展。

    让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都“擦亮眼睛”,争先恐后融入“双创”时代,也是长期以来主办方极力推动的。

    几天的考察下来,刘毅科很满意:他看重的一个项目,对方也很积极,“我们都希望深度合作。”

    对政府、创客、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也是“双创”周的目的所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