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邱炳辉: 让创新萌芽不断生长
文·本报记者 何 亮
邱炳辉团队设计的可DIY智能机器人

■极客范

    厦门市街心公园的河道中,划过一只外形简易的帆船,一个小孩小步跟跑在船后,不时地弯腰去拽回偏离“航道”的船体,一个趔趄,人仰船翻。

    这是邱炳辉脑海中印象很深的“糗事”。那时,邱炳辉刚刚10岁,利用电视机盒子中的泡沫板和牙签建造了平生第一个作品——高级复式“蒸汽”帆船。

    说是“蒸汽”帆船,实则是形似。邱炳辉用泡沫做船体、牙签做支柱,插一根小旗就成了风帆。要让帆船自动行走,他将四驱车上的马达嵌在船舱中央,两个车轮粘上薄铁片,仿佛一个划行前进的水车。如果是在夜晚,船上插一截蜡烛,帆船就变成了河灯,伴着“哒哒哒”的马达声,河道中摇曳地亮光照出一圈圈泛出晕光的涟漪。

    但是,在这条小船之后,邱炳辉发明创造的潜能就像被屏蔽了信号的“手机”,在基础教育阶段再也没有与外界接通过。

    让这部“手机”恢复通信功能的第一缕信号,用邱炳辉创业团队成员胡涛的坊间传闻来说,是大学时的一段情感经历;用邱炳辉的官方回答是,“来到大学,大一迷茫与挂科,大二有点起色,大三之后满血复活”。谈到这里时,电话那头的他不禁嘿嘿地笑了。

    不管信号源头如何神秘,事实是,发明创造的实践一发不可收拾——从学院到学校到省级再到成熟的商业竞赛和高端的中美创客大赛,根据不同的创意他不断组队,各种形式的比赛几乎都有过尝试。

    “邱炳辉是典型的工科男,还是万恶的处女座。”在大学同学兼创业伙伴胡涛的眼中,邱炳辉的起居生活一团糟,一件休闲T恤一穿就是半个月,形象被称作“不修边幅”。但是,在对待创新发明上,每一个细节他都喜欢“斤斤计较”。

    2014年的暑假,邱炳辉在学校的实验室泡了三个月。受智能手机手势识别解锁的启发,邱炳辉设想,在手机打开其他应用软件时,只需在屏幕上随便画一个图形按钮,与此对应的智能家电便可被遥控。“九月底的时候,我几乎都睡在实验室,尤其是最后15天,我们整个团队都关在一起,推敲每一个细节。”邱炳辉讲电话的声音变高变亮,情绪也高涨起来,“这个创意在当时参赛的200支队伍、6个项目组中拿到创新与智能家居两个一等奖。”

    竞赛中成功逆袭,创业却不尽如人意。无法按捺住已经萌芽的创造潜能,平稳工作一年后的邱炳辉选择辞职,去组队创业。这次的创业目标依旧是儿童时期的梦想——机器人。

    邱炳辉的定位是面向青年人,做一个适用于手机店里可以人机互动的机器人。但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成熟、团队小、精力有限……可行性不高,这个创意搁浅了。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在团队困顿迷茫的时候,万科旗下的梅沙教育找到了邱炳辉,发现他们设计的可DIY智能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接受度很高,设计思路也由智能硬件转变为教育产品。

    创业不同于单纯的创新,涉及产业化的产品就需要资本的介入,这必然使只懂技术的团队吃尽苦头,“填坑”与“跨坑”间邱炳辉团队不断遭遇困境又不断调整设计方案。现在,在国际众筹平台,45天时间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供销商向邱炳辉订购产品。“虽然订购的总量只有300多台,但是有迪拜和美国的客户注意到了我们的产品,而且订购总量的1/5来自台湾和香港,真希望产品能通过市场的考核,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邱炳辉说。

    在英国科幻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有一个哲思与忧郁的机器人,邱炳辉的头像就是他。这个机器人指着前方说“DON'T PANIC”,邱炳辉的解释是:大家对于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不要太惊慌,因为智能时代创造的机器人是单纯的,不然怎么会得忧郁症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