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锻造战场抢救伤员的第一人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建校育人纪实

    ■聚 焦

    文·本报记者 唐先武 通讯员 谢佳璇

    “我排一名战士遭榴弹炸伤,腹部肠脱出,右前臂离断,请求装甲救护车前来救援……”

    9月18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组织的一场实战化背景下卫勤演练骤然打响。刚刚入学的千余名新学员同近百名来自全军的卫勤专家一同,以观摩演练的特殊形式纪念学校第77个建校日。

    1939年9月18日,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叫牛眼沟的小山村,该校前身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燕赵军民“勿忘国耻、抗战到底”的怒吼中诞生。

    77年来,学校历经7次转隶、17次更名、10余次调整任务,但“面向部队、面向战场”的办学方向始终坚定不移,光大白求恩精神的传承始终坚持不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作风始终坚如磐石。

    今天,白求恩传人在改革强军的新征程中本色不变、初心不改,把弘扬白求恩精神作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品德培育的重要抓手,大抓实战化教学改革,一批批卫生士官在这里淬火成钢。

    砥砺战场——红色基因磨砺“卫勤刀锋”

    几年前,一位毕业学员的来信,让学校领导心中沉甸。这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员,毕业到部队后,却遭遇“水土不服”问题,主要是动手能力差、所学非所用。这名学员来信建议学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把教学重心放在提高学员实际动手能力上。

    卫生士官人才培养如何才能满足部队需求,适应打赢现代化战争的特殊需要?校党委“一班人”进行深刻反思,先后组织6批次22个调研组深入部队调研,了解部队需求;组织专门力量分析研究外军战地卫生兵培养主要做法,汲取经验成果;邀请军队知名学者和一线部队勤务专家来校授课,更新改革观念。

    综合各方面情况,校党委剖析认为,必须按照“面向部队、面向战场”人才培养指向,秉承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依据部队卫生士官岗位任职需求实施改革总体设计,明确培养一流士官人才的办学定位。

    学校校长李云波介绍道,卫生士官分布在部队一线,平时保健康;战时上战场,是战场一线挽救伤员生命的第一人,未来战争卫勤保障的“刀尖”力量。因此,必须精心打磨、精雕细刻。

    为此,在新一轮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对卫生士官能力模块进行疱丁解牛式的破解、组合和再贯通,梳理分析我军卫勤实兵对抗演习战地救护组织标准内容,破解形成我军卫生士官3个方面4个类别140种“能力模块”。

    围绕“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救治理念,组织知名军事专家集智攻关,着力破解火线救治矛盾难题,使得卫生士官实践教学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

    组织教员和机关干部学习作战文书、军事作业标图等战味十足的跨学科课程,邀请知名卫勤专家、访德军事医学代表团来校授课,让紧贴实战深化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先后组织参加4次“太行铁骑”驻石院校联演和“卫勤使命”“火力—青铜峡”等全军大规模对抗演练演习,不断将新设备、新理念融入到联教联演联训中,让学员在实战实练中加钢淬火。

    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为提高卫生士官业务素质奠定了良好基础,按照“能力模块”培养出来的学员,犹如为各军兵种卫勤需求“量身定做”,受到普遍赞誉。

    今年7月,德军卫勤专家代表团访问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对该校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实战化的教学方式和坚持以白求恩精神建院育人的做法赞不绝口。在战术卫勤训练课上,学员们一次次穿过硝烟,搜寻伤员、止血包扎、搬运后送,各项卫勤动作一气呵成,赢得来宾热烈掌声。德军作战卫勤保障司令部詹斯·迪姆上校赞誉道:“这是一所典型的军事医学院校,在战术卫勤训练方面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深度碰撞——红色基因焕发新姿活力

    “战士不同干部,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奋斗,卫生士官的价值又在哪里?”去年9月,“95后”学员走进了学校大门,在第一堂政治理论课上,教研室主任章爱先便遇到了他们提出的一个“现实问题”。

    章爱先没有立刻作答,而是几天后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地教学课上,用一个真实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1941年反“扫荡”,白求恩学校师生奉命掩护八路军伤病员转移,行至太行山梯子沟一带,被2000余名日军包围。师生们誓死保护伤员,冒着枪林弹雨冲出一条血路。手无寸铁的女学员有的趴在伤员身上挡子弹、抵刺刀;有的用手抓、用脚踢、用牙咬,与日寇殊死搏斗,最终150余人壮烈牺牲,最小的年仅15岁。

    “面对日寇屠刀,一群手无寸铁的女娃为何会迸发出如此惊人的血性,因为她们心中装着民族解放的事业,她们身上流淌着红色的血液。”章爱先一路讲,一路心潮难平,在场的青年学员一路听,一路感动流泪……

    真情是打通真理的桥梁,章爱先告诉记者,为了上好白求恩精神这一课,多年来,学校与地方民政部门合作,查阅史料整理抗战故事、投入经费重建学校旧址、翻山越岭搜寻烈士遗骸,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白求恩精神讲深讲透,讲得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现如今,每次现场教学,不仅学员为之动容,过往的游客和老百姓也会被他们吸引,感悟学校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

    近年来,学校紧贴时代特点,不断创新白求恩精神育人方式方法,在校园网开设“白求恩精神薪火相传”主题网页,组织白求恩网上论坛,白求恩杯摄影、绘画比赛,日浏览量上万人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资源优势,学员们自发组织文艺创演小分队,将白求恩、白校抗战师生、阅兵女兵方队等典型事迹编成歌曲,搬上舞台,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官兵的精神世界里焕发新姿。

    今年“九一八”,石家庄,伴随着连绵的秋雨,一面以牺牲在梯子沟战斗中的抗日英雄左克命名的大旗,交到学校100多名学员代表手中。“抗战到底,决不投降”的呐喊,再次在学员耳边响起。“左克连”首任指导员王蕾告诉记者,“今天,英雄的旗帜交到我们手上,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让她高高飘扬!”这是新一代白求恩传人赓续红色血脉的庄重誓言。

    不忘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发扬

    “热忱负责、救死扶伤,像白求恩一样去战斗!”今年6月,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百余名毕业学员在白求恩像前举行仪式,在奔赴各基层岗位前,重温这位学校创始人的光辉足迹。

    临行前再一次踏入校史馆,学员廖惠依在一块破门板前矗立良久:这是白求恩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手术台,也是他牺牲前最后的战斗岗位。

    1938年6月,白求恩来到晋察冀后第一时间要求到前线去,他焦急的询问军区领导:“我的战斗岗位在哪儿?……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在中国战斗的655天时间里,白求恩平均每天要在这块门板上做10台手术,直到牺牲前3天,也始终不肯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

    70多年前,学校师生在抗日战场上游击作战、行军办学,将学校建在马背上,坚持“边教学、边战斗、边救治”,是白求恩眼中“永不离开的医疗队”。

    70多年后的今天,“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部队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廖惠依等几名坚决到西藏建功立业学员的带领下,新一代白求恩传人面对白求恩像庄严地举起右手,冀中平原上又回响起那激情澎湃的誓言。

    白求恩精神作为学校的校魂,是每一名学校毕业学员身上独有的红色基因。

    三军仪仗队首任女兵中队中队长程诚,是学校英才榜上耀眼的明星,尽管已离开医疗卫生领域,但白求恩精神早已融入她的血脉。回想起在校时光,学习背诵《纪念白求恩》,是她最喜爱的必修课;白求恩诞辰日、逝世日和校庆日等专题纪念活动,是日常熏陶的德育课;重走白求恩路,是艰辛而难忘的社会实践课。

    每当提起母校,她总是感恩不已:“是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培养了我,在这里,我接受了白求恩精神的熏陶。虽然我改了行,但改行不能改志,因为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白求恩的弟子,无论干什么,我都会做到全心全意、精益求精。”

    该校于维国政委把这种育人模式比喻为“铸魂”,他说:“白求恩精神已成为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勤领域战斗精神的突出体现,学校就像一个炼钢熔炉,用白求恩精神‘淬火’,就能更好地铸造出学员的政治坚定之魂。”

    “淬火”有效地锤炼了学员们的政治素质。从老山前线的战地百灵,到小汤山医院的非典斗士,再到四次阅兵盛典上的飒爽女兵,在一次次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的考验面前,白求恩传人们都能自觉地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