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谭旭)近日,巴基斯坦巴图基水牛研究所代表团一行5人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广西水牛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双方就两国在水牛科技研发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要开展的各项科技合作要点,共同签署了《中国—巴基斯坦水牛国际科技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巴在水牛科技领域开创了一个全方位合作的新局面。
巴基斯坦巴图基水牛研究所隶属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畜牧与奶业开发部。该省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世界著名的尼里—拉菲水牛的原产地就位于该省的中部。得益于这些条件,巴图基水牛研究所对于尼里—拉菲水牛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对于该品种水牛的杂交改良水平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此次来访的5位科技人员分别是该所的各学科带头人以及旁遮普省水牛养殖协会的高层代表。在双方的学术交流会上,巴方代表团成员以水牛遗传育种、营养调控和产业开发等方面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巴基斯坦当地对尼里—拉菲水牛进行的开发和研究情况。作为尼里—拉菲水牛的发源地和主产国,巴基斯坦对于该河流型水牛品种拥有较为完善的实验数据和丰富开发经验。广西水牛研究所介绍了近年来对尼里—拉菲水牛、摩拉水牛和地中海水牛等世界上三大奶用型水牛的对比性研究,以及后续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通过深入交流,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巴基斯坦水牛国际科技合作备忘录》,就加强两国水牛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领域的优势互补,推动世界水牛科学研究的进展,促使水牛为人类的饮食健康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目标和方向上达成了共识。合作备忘录中承诺,未来两国将在水牛科技合作上加强人员的互访、信息的互通和经验的分享,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双方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以水牛科技合作为纽带,推进中巴友谊的发展。
被民间亲切称呼为“巴铁”的巴基斯坦与我国拥有深厚的友谊基础。而就在1974年巴基斯坦政府将50头该国的国宝,被誉为“黑色金子”的尼里—拉菲水牛赠送给中国政府起,两国就开始了水牛的科技合作之路。建所至今,广西水牛研究所与巴基斯坦也开展了多项科技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对于尼里—拉菲水牛的研究进展。此次合作交流和备忘录的签订,将中巴双边的水牛科技合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