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7日 星期六
军工科技向资本市场“炫肌肉”
本报记者 盛 利

    “1500万,2000万,2800万!”小型AMS装置研发团队负责人姜博士刚做完路演,台下百余家风投机构争相举牌,最终该项目由和君资本以2800万元意向签约。

    这是日前在四川绵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颁奖仪式上发生的一幕。本次大赛历时近3个月,全国各大军工企业和相关军工单位、高校院所的405个项目中,20个项目最终晋级决赛在绵阳决出胜负。颁奖典礼上,百余家风投机构对参与路演的项目展开竞夺,多个项目签约。此外,亿美芯磁团队、海天康富地面北斗团队等与绵阳科技城签约落户。

    “这是我国相关军工集团和国防科技研究所首次走向资本市场,展示肌肉!”军转民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如此介绍。

    此次大赛中,中国航天、中国航空、中船重工、中国兵器、中国电科等十一大军工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防科技院所相关项目参赛。此次进入决赛的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大大领域。有进行智能北斗项目开发的项目,也有交通管控雷达应用的项目,还有从事机器人研发的项目。项目涵盖北京、上海、山西、陕西、四川、内蒙古、江苏、福建等10多个省市。

    “通过军转民大赛,推动了军工项目创业团队的成功,实现了军工项目的就地转移和转化。”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尤其是本届大赛推动了军工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加速了军民的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推进军转民项目的落地和承接,绵阳组委会方面特别邀请了国内外百家风投企业,包括经纬中国、IDG、红杉资本、北极光创投、中投国盈基金、英飞尼迪集团、硅谷天堂等。

    在路演现场,风投机构对路演项目进行了专业诊断,并纷纷举牌。“许多军工技术的民用市场非常广阔,而且其核心技术和团队非常具有竞争力。”一家风投机构负责人表示,这已经成为他们投资的蓝海。

    军转民大赛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的专项赛事已经在绵阳连续举办3届。本次大赛由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国家军转民科技园)承办。

    据了解,9月21日至24日,以“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办,将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单位参展参会。届时,将有更多顶级军工“黑科技”和风投机构等再度实现对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