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4日 星期日
原子能楼被彻底拆除
旧址设立“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记者陈磊)3日,有“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的中科院原子能楼被彻底拆除。楼内的25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被提前取出,“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铭牌在一天前正式揭幕。

    1953年建成的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从这里走出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数十位泰斗级院士,“裂变”出一批重要的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这栋楼见证了中国科学院以及新中国高科技起步和初期发展的历程。

    此楼西侧是静电加速器大厅,在此安装了25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它是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原子能加速器,奠定了我国粒子物理研究的基础,培养出了许多优秀骨干人才。

    该楼所在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由于园区建设空间所限,经多次研究,确定在现有园区内拆除部分旧建筑,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项目报批和推进依法经过申办和审批,于2015年底即达到施工阶段。但近一年来,一些老科学家提出异议,呼吁保留此楼。中科院也曾讨论过原子能楼整体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但据记者了解,若将原子能楼作为纪念设施改造或整体移动,申报难度大,审批许可周期也将非常长,影响纳米中心新建项目的进度。今年6月21日,施工人员开始拆除此楼,后因故被紧急叫停。随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其官网称,将原子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其历史价值的效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