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中企海外并购“瞄上”高新技术产业
——保利协鑫拟收购美国光伏巨头的新闻观察

    □ 本报记者 张 晔

    8月28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8月26日与美国光伏产业巨头SunEdison(太阳爱迪生)公司签署协议,以总代价约1.5亿美元收购该公司和其附属企业SunEdison Products Singapore、MEMC Pasadena、Solaicx的相关资产。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保利协鑫实现销售收入131.6亿元,同比增长28.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9亿元。协鑫集团资产超过1300亿,全球员工3万余人。在刚刚公布的“2016中国企业500强”上,协鑫集团入围2016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位居新能源行业第一。

    而交易的另一方SunEdison曾是美国太阳能巨头、全球最大洁净能源开发商。SunEdison原名MEMC,该公司始创于1959年,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及光伏行业硅材料的鼻祖之一。该公司2006年开始正式进入光伏领域,长期为全球领先光伏组件企业提供多晶硅原料、硅片等产品,并逐渐向光伏电站开发领域拓展。但近年来,SunEdison通过快速扩张电站开发模式,加上2015年6月重金购并Vivint Solar,财务杠杆操作过大最终反噬,导致该公司于2016年4月19日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进入破产重整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企业产生了在全球进行资源、资本配置的强烈需求,同时,自身也有了“走出去”的实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开始爆发式增长。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兼并收购完成额为169.58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大增了120%和277%。第二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87.7亿美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了21.65%,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61.44%。今年前7个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专家称,中国企业利用资本手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海外并购的战略运用将可能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标的已经从资源类资产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而一直处在技术前沿的欧美国家企业备受青睐。

    以此次中美光伏两个巨头的并购为例,保利协鑫此次买入SunEdison公司的资产、股权等,主要看中其第五代CCZ拉晶技术、硅烷流化床颗粒硅技术以及其韩国SMP的控股大股东身份。

    据协鑫集团人士透露,收购将会给保利协鑫带来几方面的裨益:增加电子级颗粒多晶硅的产能,利用SunEdison公司直拉单晶技术来大幅改善其单晶硅片生产中的拉晶效率,降低多晶硅及单晶硅片的生产成本。

    记者了解到,国内外单晶硅棒的制造技术分为直拉法与区熔法。保利协鑫此次购买的CCZ直拉技术是第五代升级技术,只有SunEdison掌握,其拉出来的晶体效率分布更均匀且产量更大。之前的直拉法技术中,一根硅棒约可拉出2米多,而新技术采用后,一个坩埚中可拉2—3根棒,每根硅棒长达4米多,可连续加料连续提拉,成本将大幅下降,切晶体生产的转化率也更高。同时,SunEdison的硅烷流化床项目除美国基地外,主要还有韩国2万吨的SMP项目。如果并购成功,加上保利协鑫原有的2.5万吨产能,将超越美国REC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烷流化床技术多晶硅生产商,并且该硅料全部达到电子级。

    中企积极出海,通过境外并购获得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等高端生产要素,逐步提高了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物流链中的地位。比如浙江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项目,吉利获得了高素质的汽车研发团队和研发设施,也为国内主体提供了技术储备,实现了技术跨越;上海闪胜并购美国芯成半导体公司,获得了先进的存储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分析认为,近一两年,中企海外收购大爆发,反映了中国经济由超常态发展到新常态发展的转折,过去的超常态发展是靠把资金和技术引进来,现在的新常态发展是国力强盛了,企业要“走出去”。多位专家表示,在新一轮全球并购浪潮中,中国企业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对外开放形式,对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