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
谁来审查 属地管理的“紧箍咒”?
文·邓海建

    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兰州市将出台网约车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对全市网约车的数量进行控制,制定运价区间。兰州网约车行业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规模数量、车型、价格、监管、准入条件、经营期限等方面。此外,根据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思路,兰州市还计划对全市所有出租车的标识进行统一,网约车或将纳入统一范畴。(8月11日新华网)

    兰州版的网约车新政让人处处充满疑惑:比如要求网约车车型、价格必须高于出租车,比如恪守数量管控老路且认为“省会城市千人只需3—4辆出租车”,比如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60万公里以内和8年退出的底线上调为“6年退出”……

    试问,这究竟是爱之深责之切还是恨之深责之切?

    在各地酝酿网约车“家规”的时候,如果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姿势被认可、被模仿,势必直接决定了中国网约车在下一轮竞跑中的命运。

    在所谓“控制数量、规范运价”的思路之下,几个基础性问题接踵而至:第一,这种沿袭老路的管制思维,早已将传统出租车管得一塌糊涂,而今又继续接棒管理网约车,这算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第二,据最新的调查数据,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21个城市出租车万人拥有量不达标。

    兰州出租车万人拥有量仅为26台,而滴滴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兰州出租车在线叫车成功率最高不足25%,远低于其他城市70%左右的成功率。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去补足短板,却要管制数量,试问兰州市民出行需求果真高枕无忧?

    没错,网约车是新事物,但其运行机制与价格水平早已在市场中动态形成,这个时候,地方监管的婆婆们如果操心过细、操心过多,行政手恐怕只会坏了价值规律和法治精神的规矩。

    眼下最要紧的,固然是各地紧锣密鼓“熬制”地方版网约车新规,但鉴于传统出租车与运管之间痴缠难解的旧情,还是恳请交通部等主管部门严查各地的网约车“紧箍咒”,切莫让初心纯良的属地管理,异化为自由裁量的秋后算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