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铁”的三大疑问是:车内没有高科技、现实应用难点重重、背后存在一个理财公司且总设计师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是,这不是普通网友们拍着脑门就能破解的话题。 既然涉及到“科学”与“创新”,那么还得专业人员出面,给一个权威的答案才有说服力。 |
■将新闻进行到底
“巴铁”的试运行再次将其推至舆论焦点。有人称它为拯救城市拥堵的“神器”、重大原创发明的代表;但在质疑者看来,其几乎无可行性,甚至只是理财公司的圈钱工具。众说纷纭中,民众期待真正专业、科学的声音释疑。
联想起7月26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降落的瑞士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 ,同样是低学历的民间科学家异想天开的创意,“阳光动力2号” 完成了史上首次不耗费任何燃料、完全依靠太阳能作为动力的飞机围绕地球一周伟大创举。而“巴铁”却好似沦落为千夫所指。透过媒体忽东忽西的“一边倒”,“巴铁”的背后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舒心窝心一日轮换 “巴铁”上演“见光死”
8月2日,号称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辆“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秦皇岛北戴河区亮相。一时间,这个肚子下面开小汽车的大家伙让人眼前一亮,引来人们的纷纷点赞,很多人惊呼中国又出一项“黑科技”。当天,“巴铁”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了反转。当环球时报的质疑文章一出,顷刻间媒体又一边倒地批评质疑起刚刚还点赞的“巴铁”。短短两天,巴铁遭遇了由捧到讽的冰火两重天。
媒体质疑的焦点是,实用性低,特别是中国极为复杂的路况;在过去的6年里,“巴铁”项目没有任何实质的突破;“巴铁”的总设计师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此外,“巴铁”还被曝一直在吸纳投资人的存款并承诺回以高额利息,但事实上其资金链并不稳定,这给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带来风险。
“巴铁”到底是交通革命还是圈钱游戏?众说纷纭中,民众期待真正专业、科学的声音释疑。
毋庸置疑,巴铁技术发明人宋有洲的初衷是要采用高效低碳的公共交通新技术,来缓解交通拥堵。记者检索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现宋有洲的发明专利多达138项,其中的“立体快巴”“带有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的高架宽体电车”等新技术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梳理“巴铁”的过去,从6年前“巴铁”亮相开始,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质疑“巴铁”的轨道、行车、安全等技术是否能实现?但面对争议,也是在6年前,它却登上了《纽约时报》8月18日的封面,还被《时代周刊》列入2010年50大“最佳发明”榜单。
而在国内,2010年就以“立体快巴”之名现身于第十三届北京科技博览会。当时,这种上层能承载1000多名乘客、下层镂空“肚子里面能跑小汽车”的庞然大物,被媒体设想过,如果将其产业化,就可能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成为“全世界地面公共交通领域的一次革命”。时隔六年,今年5月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巴铁”再次亮相,引来的还是一片赞声。
可惜的是由于缺少资金,在巴铁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宋有洲无奈地把“发明”卖给一家名叫“华赢凯来”的公司。华赢凯来此后注册了另一家“巴铁科技”,就是它遭遇媒体的强烈质疑,刚刚上演了的“巴铁”试验序曲即被迫草草收场。
面对瞬间的冰火两重天,人们不禁要思索,“巴铁”这种民间发明为何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如此戏剧性的反转?“巴铁”见光死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引人思考的深刻原因?抛开圈钱说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到底需要营造什么样的创新环境?
“资本”念歪技术转化“经” 创新机制和环境决定创新指数
为什么宋有洲中途卖专利?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告诉记者:“中国创新环境和国外有差距,首先是中国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目前科技投入的主角还是政府投入多,私人基金、企业等主体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的、关乎未来人类发展的科学投入很少。而民间各方面的创新最需要私人基金、企业的支持,与政府的投入互为补充,这样大众创新氛围才能形成起来。”
但是,“在科学资助体系中,计划的痕迹仍比较重,功利性较强,缺乏对创新失败的宽容。科技计划申报要按照指南来,必须根据申请书的研究路径完成研究,能预见到的结果很难产生颠覆性创新。此外,能允许科学家自主研究的经费不多,科技部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就是致力于支持科学家的自主研究,希望科学家的奇思妙想能变成现实,哪怕证明是不可行的也具有意义。”她说。
她表示,人才的评价目前还是唯学历唯头衔,很多项目副研究员或副教授是不可能拿到的,更别说这样的民间科学家了。营造创新的环境需要唯能力,才能人人可成才,人人要创新。
请多些耐心和信心 创新需要“容错”的环境
实际上,“巴铁”的概念,六七十年前的日本、美国就已提出,但一直是“幻想”,没有付诸于实践。有专家指出,真正把这个设想搬进现实的是“巴铁”。现在还无法妄断“巴铁”的未来,其中的创新精神确实可贵。“空中巴士”到底是鸡肋还是治堵利器,还需要有大量的测试数据来支撑,更需要拿到现实路况中去验证。
记者发现,虽然不少的媒体“看衰”巴铁,但仍有很多网友认为,当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火车的时候,比马车还要慢,也是被奚落过,但是最终火车代替了马车。科学发明是否站得住脚,是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该由同行科学家做出评议,应该以相应的科学规范作为准绳。
针对媒体在质疑中多次强调“民科”的身份,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倪计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创新精神值得倡导,然而发明和创新与能否产业化是两个概念,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发明往往存在一些缺陷。
倪计民近些年有过几次与民间发明家的交流,发现大多数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都未能成功产业化。“从专业角度来看,我接触到的民间发明家的发明大多都不能实现产业化,只能建议他们放弃。”倪计民回忆,其中有一个最接近产业化的发明,发明家曾经是卡车司机,在工作中发明了一个涡旋式节气门,很有创意,由于发明家对更专业的知识不了解,倪计民帮他设计了试验方案,到发动机厂做试验,同时,安排了3个研究生做分析计算,由于多种原因没有继续,“但这个发明还是有推广价值的,我现在也没有放弃,因此不能小觑民间发明家。”他说。
倪计民认为,“龙门吊运人”可能是发明人最初创新的灵感。至于交通堵塞,马路上汽车也时有抛锚现象,地铁也有故障的时候。如果把“巴铁”设想成抬高了的或者加宽了的地铁,是否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呢?
如何正确看待“巴铁”的创新性?倪计民表示,“巴铁”就创新而言,应该是有创新性,但在具体应用方面会有很多实际问题,在现有市区交通和居住环境下,问题会更多一些,而在新规划的区域可能问题会少一些,这和高架、轻轨的原理差不多。
“技术+政府=进步。比较浮躁的社会环境更苛待正确的评价体系,中国的创新环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倪计民说,目前国家的创新环境一直在前进,未来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