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渤海粮仓”实施三年后,科技日报记者赴山东项目区探访——
齁死杨树的盐碱地里,有你不知道的三大变化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6月上旬,山东省无棣县白杨村农民白景元,每天都要到村西原来的盐碱地里逛一圈。

    白杨村没有白杨,因为严重盐碱,杨树栽下后,第三年根扎深到了碱水层就咸死了。放牛和扫盐碱土回家腌咸菜是之前盐碱地的两大用处。

    三年来,这里发生着变化,现在老白家上千亩小麦地里,密密麻麻的麦秆上摇曳着沉甸甸的麦穗。

    魔法如何发生?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核心区东营市、滨州市有了三个发现:借助“改良土壤和特制种子”,昔日的盐碱地种出了高产小麦;农人们延续千年的耕作方式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帮助下发生着改变;一批“国内首家”级别的农企随着“渤海粮仓”的实施成长起来。

    科学家的谋划——改良土壤和特制种子

    时间回溯。2011年10月,山东省科技厅通过滨州市、无棣县科技部门找到白景元:我们争取到一个项目,希望在你承包的40亩地里种小麦试试。老白一听就笑了:盐碱地里能种小麦?笑话!

    白景元不知道,他正参与到科学家的一场谋划中——向盐碱地要粮,在盐分高达8‰的土地里种粮。

    小麦播下当年,没长出一棵麦苗。白景元很失望,“没长也好,明年开春后扒了种棉花。”2012年清明刚过,小麦苗却似“有了神助”,又黑又壮的势头让白景元吃了一惊。拔节、抽穗、扬花、灌浆……转眼到了收获期,专家们到试验田测产,亩产居然达到630斤!

    2013年4月9日,由科技部立项、中科院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渤海粮仓”正式实施,要在环渤海地区建“粮仓”,实现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

    “改造盐碱地是高难度挑战,没有‘几把刷子’哪敢玩得转?”分管农业科研的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郭九成看来,要解决土壤严重盐渍化的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从改造土壤结构入手。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首席专家欧阳竹研究山东盐碱地貌30多年,他的分析支持了郭九成的观点,“如果想办法增加土壤大团粒,毛细管直径变大,毛细现象不存在了,盐也就上不来了。”随后,一种称为“ETS微生物土壤改良资材”的有机肥研制成功。

    在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一块地表含盐量超过4.5%的重盐碱地上,欧阳竹团队在播种棉花前进行了一次灌溉洗盐后,施以ETS有机肥,这块地成功长出了棉花。

    同时,为环渤海盐碱地“量身定做”的小麦品种“小偃”也试种成功。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团队历时十年培育出长相低矮,秸秆韧性较好,籽粒品质高的新品种,在中轻度盐碱地大规模示范,亩产约900斤。

    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力量随后加入。目前,渤海粮仓的示范面积已由20亩增加到100余万亩。在前期遭遇大旱、后期滨州等地又遇罕见冰雹和大雨情况下,示范区盐碱地小麦平均亩产仍达到348.2公斤,最高单产602.92公斤。

    千年耕作一朝变——信息技术精耕每分地

    在山东省滨州市万亩“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农民张汝和正在自己承包的5000多亩盐碱地里忙活。深松机每深松一个地块,老张都要拿尺子量一量深度。

    地里有一台设备布满了探头,专家们通过它采集土壤的墒情、温度、湿度等,通过“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们从几百里之外就能对他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指导。去年,老张5000多亩地赚了70多万元。

    科技在为老张做“加法”的同时,也在做“减法”。

    以前传统的灌溉模式每亩土地用水量在130方左右,通过大数据分析,张汝和的地块80方就够了,这样一来,过去“土豪”式的浇水方法被彻底抛弃,每亩节水50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高效低耗、优质环保。”郭九成认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对每一小块土地精耕细作,从每一颗种子中榨取出最高的价值,这也是山东项目区的特色之一。

    一大批现代农企崛起

    “以前周边是盐碱地,小麦产量少,‘渤海粮仓’带来了高品质小麦原料,还带来了人才流、信息流和技术流。”泰裕麦业总经理张志军说,企业形成循环产业链:小麦加工成品,麸皮生产饲料,饲料供应猪场,猪粪和废水用来沼气发电,沼渣制成有机肥,有机肥再施用蔬菜和小麦。

    在一片芦苇荒地与麦田的连接处,山东汇邦渤海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聂在杰正尝试着通过盐碱地改良进行旱粮耕作,种植抗旱耐盐小麦品种,“以前试过种棉花,表现也不好,现在小麦种植亩产平均800斤左右,基本能够达到普通土地的产出水平。”汇邦与科研院所合作初步筛选出的“青麦6”“鲁单9066”等品种,已带动示范区推广面积11万亩。

    一批现代农业企业正在“渤海粮仓”崛起,推动山东现代农业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