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梦境黔东南,听一园蓝莓如何花开
——一个人、一个团队和一个产业扎根贵州山区的故事
□ 本报记者 刘志强

    7月中旬,正是蓝莓采摘旺季,贵州黔东南麻江县一片片蓝莓园与原生丛林交错在山间,这里有个叫乌羊麻的苗寨,77户苗族老乡在科技特派员杨启勋带领下,50户种植蓝莓500多亩,户年净增收入2万元—5万元,走上稳步脱贫致富路。

    三步执着,迎来蓝莓的落地扎根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灌木植物的蓝色浆果,蓝莓走进贵州山区,与贵州科学院研究员聂飞分不开。

    20多年前,聂飞大学毕业来到国家级贫困县麻江林业局工作。2000年3月,他遇到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贺善安,为麻江县首次引种1000株蓝莓。

    为了让蓝莓在麻江开花结果、抽枝散叶,时任县果品站主任的聂飞,聚集起一个团队,15年间围绕蓝莓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做了三件事,实现了农民种得起,技术易推广,产业可持续。

    第一是品种资源创新。聂飞和他的团队针对贵州不同气候和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引种筛选试验。先后引入4大类80多个品种,筛选出适宜贵州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生态环境,且蓝莓口感与外观质量较好,受消费者青睐或深加工需要的品种20多个,为贵州省的蓝莓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快繁技术创新。从2004年开始,聂飞团队的“扦插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在山间一个小窝棚里拉开帷幕。一年多的时间里,科技人员吃住在基地,进行大量文献检索,反复进行试验探索,成功实现了蓝莓批量扦插繁殖。随后他们又进行蓝莓快速育苗集成技术研究,形成了繁殖速度快,大批量、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木的快繁技术。

    第三是研究集成高产高效配套种植技术。针对贵州蓝莓种植主要在喀斯特山区的荒山坡地,土壤有机质低,产量不高的状况,聂飞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与研究。如:不同蓝莓种类的生态适应性、土壤pH值调节、不同整地方式栽培、不同蓝莓品种有机肥施肥、蓝莓整形修剪与蓝莓疏花疏果等系列专题研究,攻克了蓝莓高产种植系列技术难题,并根据不同园区条件制定了《山地蓝莓高效栽培技术》《兔眼蓝莓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多个技术标准。

    从品种、育苗到高产种植全程技术与突破,有力推动贵州山区蓝莓产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现在贵州山地蓝莓亩产量已从200—30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亩,示范基地达800公斤/亩以上。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采摘、贮藏、运输、深加工等方面的配套研究,以蓝莓为原料生产果汁、果酱,酿造蓝莓酒、白兰地,用提取的花青素等生产胶囊、口服液、精油、面膜、眼霜等相继问世,有效延伸了产业链,奠定了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基础。

    科特派制度,撑开产业链条四方延伸

    几个农民入股办起来的光明村万佳蓝莓生态公司,老板是52岁的畲族汉子王庆。从在一家蓝莓生产加工企业打工起步,现在他自有蓝莓基地100亩,同时经营收贮运输销售,年收入近30万元。县科技局杨局长介绍,王庆是他们2014年聘的科技特派员。

    在麻江的蓝莓基地或加工企业,你可以见到好多老板都有另外一个身份:科技特派员。

    贵州科学院党委书记高贵龙说,贵州蓝莓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就是建立了“贵州蓝莓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多点联动的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体系”。这个体系以贵州科学院为支撑,有贵州大学、省农科院、贵州师大等专家教授和各级农技人员、企业家、乡土人才,组成的省、州、县科技特派员团队。

    这个全方位的科特派队伍,以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贵州省科技特派员“百千万”工程蓝莓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等为抓手,以科技扶贫、服务“三农”为己任,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全力做大贵州蓝莓产业。

    15年来,以聂飞为首席科特派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技术服务体系,渗透了蓝莓产业链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通过创办、领办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等,培养了成千上万的职业农民,真正做到了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如今,在科特派队伍的支撑下,贵州蓝莓产业从无到有,燎原全省76个县(市区),总面积已超过16万亩,初投产面积近6万亩,年产量已超过3万吨,产值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还带动观光旅游、运输、冷藏、包装、营销等各业发展,方兴未艾的蓝莓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