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迄今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小组称,他们绘制出迄今最全面、最精确的人类大脑图谱,其中97个人类大脑皮层区域此前从未描述过,属于首次公布。
科学家现在就能使用这一解剖框架,将它与其他人脑造影方法进行比较,在已被定义的大脑区域发现与功能和疾病相关的信息。由于几乎适用于所有人,新图谱有望首先在神经手术中获得应用。
本周明星
开普勒望远镜又确认104颗系外行星
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传佳音。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从197颗候选行星中,确认了104颗新的系外行星。至此,人类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已经达到3368颗。这也是开普勒“死而复生”后确认系外行星数量最多的一次。
外媒精选
两颗系外行星具有类地大气层
今年稍早时间天文学家曾在距地40光年处发现一个TRAPPIST-1行星系统,为3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环绕一颗恒星运行。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评估分析了这3颗行星的体积大小和温度,认为其中两颗行星拥有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环境:它们也是岩石行星,可能拥有类似地球的紧密大气层,并且体积与地球近似。
一周之“首”
首个塑料柔性磁存储芯片问世
一个国际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奇技术,他们将高性能磁性存储芯片移植到一块柔性塑料表面,且无损其性能,得到的透明薄膜状柔性“智能塑料”芯片有优异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有望成为柔性轻质设备设计和研制的关键元件。
单光子全息图首次生成
由于光子的相位一直在波动,经典干涉无法用光子做实验,而波兰华沙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使用量子干涉,首次生成单个光子的全息图。该最新研究可强化科学家对量子力学的理解,赋予他们一种看待量子现象的新方式,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量子全息术时代。
“最”案现场
目前最小的硬盘实现单原子信息存储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把存储空间缩小到了极限:每比特只占一个氯原子位,并按这个标准存储了1000字节(8000比特)的信息。新研究将存储密度提高到500Tbpsi(兆兆比特/平方英寸),是目前最好商业硬盘的500倍。理论上,这种存储密度能把人类目前为止创作的所有书籍都写到一张邮票上。
宇宙3D图绘成有助揭示暗能量之谜
英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期绘制出了迄今最大的宇宙3D图像,囊括了120万个星系,涵盖的体积为65万亿立方光年。该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揭示暗能量这一宇宙迄今最大的未解之谜。
前沿探索
“龙”飞船携新对接装置抵达空间站
美国东部时间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龙”飞船,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随后火箭第一级成功着陆。这已是该公司第五次成功回收火箭,也是第二次在陆上成功回收火箭。“龙”飞船在经过两天的飞行后,于20日抵达国际空间站,送去了可供未来美国商业载人飞船使用的一个新对接装置和首个太空DNA测序仪。
一周技术刷新
新型功能材料成功集成至硅芯片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与美国陆军研究办公室合作开发出一种被称为“薄膜外延法”的新方法,可将多铁性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集成至计算机芯片上。这一方法将有助于未来制造出更轻巧、智能的电子设备和系统。
奇观轶闻
人类信息在宇宙中永久保存?
一个名为“人类之声”的激进项目提出复制备份人类生命基因蓝图和知识文化的计划。该团队将使用激光发送信息至“宇宙云”,即利用定向能来推动“晶片宇宙飞船”,以防可怕的灾难发生时地球和人类信息无法保留。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