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垠
“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老师自己都不喜欢科学,青少年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科学家,他们怎么会对科学感兴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的感慨,源自于一次校友聚会时所做的小调查。校友中有很多中小学教师,当他展示心形平原的冥王星全景照片时,5位老师都认为可能是一种矿石;而对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片,5位老师只认出地球……
“中国太需要科普了。”郑永春的担忧并非多余。现实的情况是,热爱科普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并不多,孩子们喜欢的科普产品也较少,科学教育不系统,科普场馆不能满足日渐高涨的需求。
我国科学教育尚在“跟跑”
前几天,郑永春作了一场科普报告,没想到,这场讲座点燃了一位小女孩对星空的好奇。回家后女孩就让妈妈下载了星图,并用星图认识了蓝色的织女星、红色的火星……
一堂生动风趣的报告,激活了孩子对科学的渴望和热情,或许这正是科学普及的魅力。科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记者获悉,我国将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使科学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比如,在小学开设专门的科学课,加强儿童科学启蒙;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等。
然而,科学教育难免被考试指挥棒所牵引。“中考、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但中高考试卷出题从来没有科学家参与。”郑永春抛出的问题引人深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获奖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认为,科学教育是推进当前科普工作的基础,也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课程,我国开展较晚且存在差距,需要从国外科学教育的基本模式,如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和创客教育中吸取经验。
科技教育要注重衔接统筹
这里有独具特色的汽车主题教育活动,科技教育渗透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每年还可去北京天文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免费参观……
环境浸润、课程推动、活动体验、大赛提升的战略,让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学的科技教育收获颇丰,在国家车辆模型锦标赛中拿下12个冠亚军,2015年获得北京市科学建议提名奖一等奖。
“我们会指导学生研究北京新能源汽车的系列问题,开展汽车构造讲座、新能源汽车参观等,学生就人们使用新能源汽车展开调查,之后走入社区宣讲新能源汽车的好处,让大家走出理解误区。”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王兆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学生还会制作简单的太阳能汽车参与创新大赛。
而困扰王兆阳的是,学生进入不同学校后,科技教育该如何衔接?“我们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多,中考和高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以前学的科技教育就会搁置。”王兆阳说,不同学校的科技教育侧重点也各异,希望教育部门能统筹规划形成长效机制。
科普场馆需深度挖掘开发
如果说学校是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那么,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则生动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的魅力。
李象益举例说,“情境+过程+体验教育”的展示形式,将是未来科技馆深化科学思想、科学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科学中心,有一个很简单的展项,即从人体的肚脐眼里拉出一个带子(代表人的肠子)。当把带子拉出来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人的肠子竟然有七米长。参与、互动、感悟,人们由此体会科学带来的乐趣。
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曾对其资助的科普场馆项目进行评估,其中一个调查是询问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近半科学家选择了参观科技馆、水族馆等科普展览。
“对青少年的科普要启迪好奇心、培育想象力、激发创造力。”李象益坦言,好多小朋友去科技馆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要引导他们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探究式体验。国外的情况是三五个小朋友带着问题来,就某个项目进行主动学习、科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科学洗礼和深度教育。
在郑永春看来,国内科普包括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科普并不处于为科技创新服务的从属地位。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普及将使青少年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使整个社会更加理性。
(科技日报北京7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