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为了保护中华鲟,不影响其洄游和产卵,我国桥梁科技人员竭尽所能,把最新科技融入其中,创造了一座不设桥墩的科技生态之桥。
至喜长江大桥位于宜昌城区,距离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2.7公里处。该桥建成后将与夷陵长江大桥形成中心城区江北、江南交通“内循环”,它是保障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促进坝库区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
“建一座桥,不难。但要建一座高质量的‘生态桥’,就得绞尽脑汁。”宜昌至喜长江大桥指挥部指挥长袁庆华忍不住感慨。
很少有人知道,大桥建设之初,经历了多次论证和讨论,两否方案,才选定了如今的建设位置和桥型设计。
“当初有人提出把现有的葛洲坝三桥延长到点军区即可,很简单,但是并未获得通过。”袁庆华告诉记者,葛洲坝三桥位于至喜长江大桥与葛洲坝之间,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连接了主城区与西坝区。否定这个方案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桥的正下方正是中华鲟的产卵区,同时还有别的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在桥下活动。
建桥地址只能后移,同时,建不建桥墩又成了争论的焦点。
有人提出,考虑到江两岸的跨度长838米,应采用“两跨式”(即在江两岸、江中各设一座桥墩)过江方案。由于此类技术在国内较为成熟,施工难度会相对较小。
“这个方案也被否了。虽然该片水域不是中华鲟核心产卵区,但在江中修建桥墩,还是会对中华鲟的洄游造成影响。”袁庆华说,为最大限度保护濒临灭绝的“水中活化石”,专家组最终决定采用一跨式过江方案,在水中不设桥墩。
中铁大桥局现场负责人冯毅介绍,要建成一座高质量的生态桥梁,确实不易,我们把多年积累的绝活都拿出来了!
为了使江中的水生物能安静地畅游,至喜长江大桥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还采取隔音降噪等多种措施。
“在箱梁与混凝土板之间垫橡胶,可让路基更稳固,同时也能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箱梁相当于大桥的路基,在箱梁上会铺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再铺沥青。除了垫橡胶,大桥还使用了减震链和高质量的伸缩缝。
钢板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技术,破解了“钢箱梁与桥面结合不好、后期桥梁维护量大”的世界性难题。
在以往建设大桥时,施工中产生的泥浆一般都是就地沉淀。但至喜长江大桥的施工方却将泥浆全部抽上岸,并用车拉到十几里外指定地点排放。大桥局项目二分部经理刘玉峰说:仅此一项,就比常规施工增加投入1500多万元。
人行道,车行道,少了“亲密接触”,多了一线凹槽。
这看似简单的钢块铺设,却是别有用心的巧妙设计。
这使得一场大雨过后,雨水顺势直聚车行道两侧专设的梯道内,直流而下,进入夹缝中的钢铁管道之间。桥面上的雨污不会直接流到长江,而是通过凹槽流进城市排污管道,再经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
“下雨后的雨水混着汽油、垃圾杂质等,若流入长江肯定会影响水质。”袁庆华说,至喜长江大桥的生态实践,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重生。
袁庆华说:对于智能路灯的选择,这颇费了一番思量。大桥采用LED照明灯,该灯可用电脑控制光线角度和强度,既可以保障桥面通行照明,也可以保障灯光不照射也不反射到江面上。
“生活在浅层水域的鱼类晚上对光线非常敏感,中华鲟也不例外,若晚上有灯光照射到江面上,会影响到中华鲟等鱼类的生活习性。”
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周昌栋对这些生态设计感到欣慰,与桥打交道四十余年的他,在至喜长江大桥上有了具体生动的“生态试验”。
至喜长江大桥为了保护中华鲟,投入增加约2亿元。对于额外增加的“生态成本”,袁庆华只说了一个字:值。
■链接
至喜长江大桥创造并应用了哪些新技术?
至喜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鹦鹉洲大桥之后,世界上第二座开建的钢板结合梁悬索特大桥,该桥型可以较好解决钢箱梁与桥面结合不好、后期桥梁维护量多等问题,有效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大桥的主缆由127股索股组成,每根索股均采用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在国内同类桥梁中是首次采用。
三江桥采用复合式牵索挂篮施工技术应用,采用不对称的挂篮施工弧形变截面箱梁,同类型桥中,单个节段重660吨且左右不平衡在国内属于首次。
主桥预应力施工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张拉和压浆技术,保障了预应力的施工质量,此项技术在长大现浇箱梁中使用为国内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