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
科学家,你给政府纳言打几分?
□ 张佳星

    ■区域零点 

    这个问题很难答。

    却不是个新问题。“谏言”从古至今一直在治国理政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战国的张仪苏秦到虚构的麒麟才子梅长苏,从魏征铮谏到戊戌君子力主变法,都是将丰富的知识构架总结为基于实践的建议,以期左右现实。

    当下,科技的发展使得“谏言”更加“领域细分化”,可以具体到一个行业的布局定位、一个项目的上马与否、一个标准的制定实施、乃至某些伦理边缘的技术该不该被审批应用。

    利益为先还是生态为重?长远发展还是短时效应?综合定位还是有所偏重?事实情况是,经济、政治、人文甚至风土都对地方决策产生影响,科学与否却反而不常是权重最强的影响因素。

    浙江某市产业咨询会,邀请工程院的行业“大腕”对该市石墨烯产业计划书提建议。没想到,专家的意见是,技术路径在业内还不统一,不同意上马铺摊子式的发展。而政府部门还是知难而上地劝说专家在发展计划书上签了认可的字。“搞科研的不实际”和“搞发展的不脚踏实地”硬生生碰在一个会上,结果是,意见可以提,字还是要签。

    厦门PX项目事件虽目前被视为政府听民意的典范,但却并不被化工圈的院士认可。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就表示“管道相当于大炮的钢等级”“浓度有3台自动分析仪自动测量”,这些专业的事实和数据并未被公众和政府采纳。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合作,政府的作为里看不到专业的影子,其左右摇摆,反而给了产业一个“污名”,使它的发展举步维艰。

    “能不能把容积率改大一点?”说起城市内涝,有规划设计院表示曾收到过这样突破标准的“建议”,市政方不顾规划地建更多、更高的楼,配套管网却跟不上,上下水都因为既得利益埋下了隐忧。

    此外,污染土地被确定为学校用地、转基因作物的不批准种植只批准进口、基因测序技术临床的短暂叫停……这些本该有“专业知识”参与决策的领域均曾面临过科学缺位的窘境。

    因此,当看到一个县域的科技园建设,主动提出邀请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做个切实的规划时,小编为科学谏言的“在位”而欣喜。

    从“纳言”的字面看——“纳”代表管理层的“接纳”意识,起主导作用的是一把手的意识,然后是政务管理层对科学的认可、接受与重视,把“科学”作为影响因子的排位提升至某些既得利益之前。

    而“言”强调言的质量,一个科学谏言,不仅要有专攻的术业、跨学科的融合、对实际的充分调研、以及先于“世俗”的前瞻性判断。20年、50年乃至百年的“前瞻”,是一个高质量谏言必不可少的属性。

    近些年,各地陆续建起网上智库,为“纳”与“言”的一拍即合搭建平台。硬件的提升,自然提升了政府纳言的得分。然而,科学谏言仍是政府决策的“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如何成为必选?可以预见的是,能不能赋予某些专业机构独立的一票否决权?如何追究过失政务决策的责任?一些专家同政府部门的关系能不能在人事制度上更加拎得清?当这些问题背后的制度能一一确立完善,科学家给政府纳言的打分应该也会好看一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