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暴力梅”面前,无锡给我们有益启示
本报记者 过国忠

    ■关注防汛

    7月11日,1号台风“尼伯特”从无锡擦肩而过。截至上午9点,无锡仍遭受到较强的雷阵雨。

    今年6月以来,地处太湖北岸、长江南岸的无锡,已接连遭受几轮“暴力梅”的袭击,但在无锡城区,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交通隧道、企业生产区,都没有严重的积水出现。

    大水围城的“海景”,缘何并未在无锡上演?

    未雨绸缪,科学应对

    今年4月起,无锡根据汛期水文预测和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市委市政府提前制定实施应对预案,及时开展流域水情、工情、灾情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切实提高科学防洪、工程防洪和专业防洪水平。

    7月1日起,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面对防汛形势严峻,市委市政府果断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各级防汛机构按照启动应急预案,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密切关注水位、潮位变化情况,督促指导各类水利工程科学调度运行。

    对于最易出现险情的太湖大堤和城市低洼地,应用水文遥测系统、远程会商系统、通讯网络,及时掌握气象、水位、潮位变化情况,为依法、科学、精细调度流域水利工程决策与运行提供保障和服务。

    同时,无锡还重视加强与太湖防总各成员单位联系,以及与华东区域气象中心滚动会商,科学、及时、准确、精细调度流域水利工程,统筹好流域与区域、上游与下游,全面落实超标准洪水调度措施。

    设施先行,全力迎战

    无锡市惠山区,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工业区。几天前,位于这里的大运河洛社站最高水位达到5.36米,与去年历史超历史最高水位持平。去年,大雨期间,有3000多户居民、2万多亩农田、300多家企业受淹。然而,今年受灾程度却较去年大幅减少。

    无锡市惠山区防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关键在于未雨绸缪,坚持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去冬今春,该区政府总投入为4.3亿元的145个水利项目工程,全部于汛前抢抓完工。

    同样,去年汛期2000户居民受淹的无锡市锡山区,今年也赶在雨季之前,对薄弱地段加强整改,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今年在超历史高水位下,除了八士港沿线外,其他薄弱地段基本没有再次受淹。

    记者了解到,1号台风“尼伯特”虽然擦肩而过,但无锡仍处梅雨带,眼下,虽说处于退水时期,但堤防大多为土质,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下土质已较疏松,河水易从堤防缝隙或蚁虫洞穴等处渗进去,如不及时处理,易发生堤防渗水,产生裂缝、管涌、滑坡、坍塌等现象,造成次生灾害。

    为此,无锡沿江闸站仍开足马力全力把涝水往北排,望虞河、太浦河亦继续开闸泄洪,以进一步降低河网水位和太湖水位。同时,组织力量对重点和薄弱地区堤顶、堤间、堤坡等巡查,努力降低灾害损失,确保防汛安全。(科技日报无锡7月1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