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酱 |
百香果花 |
有年初夏,前往川南采集实验材料,路上在当地人家歇歇脚,令我们惊讶的是一个小院里竟然种有七八种水果。尝完芒果、荔枝、葡萄的甜,吃一口百香果,入口极酸,酸后是特有的浓郁香味,回味无穷,一扫长途跋涉的焦虑和疲惫。
这种深紫色的水果有着薄且脆的果皮,里面黄色多汁的“假种皮”包裹着一粒粒黑色种子,这部分便是主要食用部位。比起独特芳香的果实,我认为它更有着能让所有人过目不忘的花。
“受难花”靠脸成传教工具
百香果属于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西番莲属植物大多具有独特的丝状副花冠,且颜色鲜艳,就像跳草裙舞的人穿着的草裙。百香果丝状的副花冠基部为淡绿色,中部是紫色,顶部又变为白色,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格外凸显其居于中部的雌雄蕊,且它的雌雄蕊拥有一厘米多长的雌雄蕊柄,十分明显和突出,这种花卉结构是为了昆虫传粉而创造条件。
然而,这种原产于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的物种在17世纪传入欧洲后,想象力丰富的欧洲传教士将它独特的花冠结构赋予了各种宗教意义,将其作为向美洲原住民传教的工具之一。传教士把丝状的、颜色鲜艳的副花冠赋予“被荆棘刺出血的头部”这种耶稣受难式的象征意义,3个柱头象征3根钉,5枚花药象征着5道伤痕,叶片是百夫长所用的矛头,红色的斑点是耶稣滴下的鲜血,果实是耶稣前来拯救的世界,而果实的芳香是圣洁妇人准备的香料。
这些象征意义也成了西番莲属拉丁属名"Passiflora"的由来,意为“受难花”。传到日本后,该国人民觉得它的雌雄蕊和花冠的形状看起来更像个时钟,所以也称它为“时计果”。《中国植物志》上采用的中文名为鸡蛋果,这大概也是根据果实的形状而来,也有人根据它的英文名“Passion fruit”错译它为“热情果”。
左手口感 右手防害
西番莲属约有400多种,绝大部分都产于热带美洲,百香果因它的食用价值成为其中最出名的一个物种。它从南美洲走出后,在世界各地“安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果实为紫色,一种为黄色。紫色的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百香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s"。黄色果实的来源目前还没有定论,也许原产于巴西亚马逊地区,也许是百香果和另外一个西番莲属的物种杂交而来,也有人认为是紫色百香果传到澳大利亚后的突变类型。
无论是哪种类型,百香果所到之处都曾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大面积种植紫色类型的百香果,并且天真地认为它能抵抗病虫害。然而,这种类型的百香果还是没有躲过一场枯萎病害。随后,人们不断寻找抗病虫害的类型,并发现一直被忽视的黄色果实类型能够抵抗枯萎病和线虫的危害。可是深深喜爱紫色果实口感的人们并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类型,最终想出让两种类型混种的方法以防病害的发生。
百香果这么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为藤本植物,可以给墙面、棚栏、阳台等增添许多生机,具有很不错的园艺价值。
最初,百香果进入我国是经印度尼西亚引入,而后在福建省厦门一带种植,现已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地广泛分布。在市场营销的助推下,它被贴上了美容养颜、化痰止咳、降压降脂、瘦身、抗衰老等各种标签,甚至被称为“果汁之王”。虽然它在南美也曾被民间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哮喘、支气管炎和尿路感染等病症,但是否真有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花式吃法给你“热情”
尽管药用价值还需要研究和开发,百香果有着让人喜爱的口感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的“吃货”人民也开发出了五花八门的吃法。
最简单直接的便是对半切开,用小勺挖着吃,或者在里面加糖浆或蜂蜜,或将它们拌在水果沙拉里。如果要做成果汁,可以用纱布挤压将里面的种子去除。此外,它也可以被用于甜点、果酱、糖果、冰淇淋以及鸡尾酒的制作中。在南非,有一种当地独特的饮品,就是用百香果和牛奶以及一种海藻酸混合制成。现在百香果已经大量用于工业化的饮品加工中,不能食用的果皮被用于制成饲料或果胶,加工饮品时废弃的种子也能够被制成非常好的食用油。
总之,远道而来的百香果现在早已远离了“受难花”的意义,也许现在的它更适合称为错译成的“热情果”。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