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黎 霞
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68项……越来越多的“广西创造”亮相科技舞台。
高效加工金刚石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早晚兼用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电网雷电灾害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从基础研究到前沿应用,从产业转型升级到民生科技改善,一项项科技成果竞相绽放。
6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2016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一批标志性重要科技成果,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擂响广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的催征战鼓。
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科技创新创造成果丰硕……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广西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众多成果中,有哪些项目脱颖而出,获得科技奖励?与以往相比,此次获奖项目有哪些侧重及新的变化?
44.5%:
企业创新主体更突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必须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跟往年相比,2015年度广西科技奖获奖成果呈现出的一大特点就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
2015年度奖励项目155项,分布在9个大行业和技术领域,其中企业牵头和企业参与的获奖项目有69项,占44.5%。
目前,轨道交通已经逐渐铝化,以实现减重和提速的目标,地铁车体中70%以上为铝合金型材,这些型材中90%为6005A合金。因此,6005A合金铸锭的开发是地铁铝合金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所在。
由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完成的“轨道交通用6005A铝合金大规格铸锭开发”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铸造热裂难题,突破了铝合金目前铸造尺寸极限,解决了大规格铸锭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广西交通型材用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生产技术的空白,对于优化广西铝加工的产品结构,促进轨道交通用大型材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563亿:支撑经济作用更突显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2015年度广西科技奖励项目中的85个项目共获得专利授权315件,2012—2014年的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563亿元,新增利润281亿元,新增税收93亿元,创汇5.8亿美元,节约支出19亿元,科技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研究广西葡萄栽培的气候基础及配套技术,建立了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进一步确立广西是我国葡萄特殊优势栽培区的地位,改变了我国葡萄栽培的格局。近三年为农民增收23.47亿元、新增利润19.63亿元。
“紧凑型商务车整车工程创新技术及应用”项目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整车开发应用领域进行的专项技术研究和专项技术攻关,对推动广西汽车工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该创新理论开发的五菱宏光车型自2010年10月上市至2015年8月累计销售超过 200万辆,一直蝉联国内MPV销量冠军,新增销售额 1022.4亿元,新增利润 40.9亿元,新增税收 65.4亿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1项:获得更多国际认可
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5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的155项科技成果含金量提升,3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水牛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建系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了一批体细胞克隆水牛,被美国列为我国2004—2005年17项值得关注的科技成就与计划之一。将体细胞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结合起来,于2010年成功获得了世界首批转基因克隆水牛。
“伽马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项目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发现伽马暴各向同性能与火球洛伦兹因子间紧密的相关性,还发现爆发晚期光学余辉呈现分类特性,项目团队成为中国—法国空间变源监测卫星项目团队的核心,并建立起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