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万科2015年股东大会召开,王石等管理层可能被股权占多数的“宝能系”罢免,他自嘲称,已经接到3个猎头公司的电话。
一个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并一直起着领头作用的核心人物,到了资本市场,面临被“清洗”出局的局面,这样的遭遇不得不让打算上市的企业主捏一把汗。
何况这并不是个例,6月25日,汽车之家网站的控股权易手,管理层同样遭遇“退场”。
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的发展铺路,对接大平台,告别“小家子气”,这是很多企业上市的初衷。随着创业板、新三板陆续繁荣,企业接驳资本市场的门槛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年内完成上市”的口号,然而,对于上市的认识还是应该保持客观冷静。
对于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渴望快速发展的企业,上市可以实现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资金”是上市的最直接目的,也应该是上市企业追求的主要目的,这意味着上市可能获得的人才、平台、信誉、收购对手等期望只可视为“派生目标”,而且不能确定“派生”能正中下怀。
财经评论家曾令尉称其为“商誉溢价”,但并不一定真的产生——
上市可以聚拢人才,但也会让人才转身离开。创业板初期,有一些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市值暴涨,很多核心的技术骨干抛售原始股后,“盆满钵满”地选择退出。
上市使得企业完善自身的内部财务等管理制度的建设,而较长的“制度线”确实可能延缓发展战略调整牺牲灵活性。
上市让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收购对手,完成产业链的布局,但同样有可能遭到“被收购”的窘境,甚至是恶意收购,这要看谁的资本实力更雄厚。
说到底,来到资本市场上,博弈的筹码除了资金还是资金,对于企业主本人来说,在商战中谋胜与在资本市场中不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艺”。
王石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资深专栏作家袁岳撰文讲述他认识的王石,他说“那个时代,王石领导下的万科以精准定位产品、工业化造房、优良物业服务,成为业界楷模。”
就企业规划、市场营销、人才建设而言,王石的思路超前且精准,这为万科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然而来到资本市场,面对这里可能上演的“宫斗剧”,王石并没能很好应战,甚至他的出国游学、他的登山、他的薪金都被拿来说事,被对手用做资本博弈的“舆论营造道具”。
可见,在拼杀进资本市场前,企业领导者扮演着一个企业的家长;打算入市时,企业家应“自审”而后“度势”,拷问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持久度,厘清需求,避免跟风;而入市之后,企业家要在角色中调整自己,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熟悉投融资规律、保持学习的能力和试鲜的好奇心,习得资本市场的“新技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市场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