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西安交大:科研之树参天离不开基础科学之根强健
□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董 喆 刘昱含

    对于西安交大的黄佐华教授来说,科研视角从工程应用转向基础理论,打开了一扇至关重要的突破之门。当国内学者普遍聚焦内燃机结构及性能参数等宏观现象,黄佐华另辟蹊径将关注点投向了内燃机的基础燃烧理论研究,他和团队形成了完整的低碳燃料燃烧过程调控理论体系及方法,实现了内燃机的高效低污染燃烧。

    “工程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升华,离不开基础科学。没有西安交大注重基础的学风氛围与体制机制,也不会有我研究的新突破。”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黄佐华由衷感慨。

    西安交大重视基础科学的“根本”地位,从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的宏观布局,丰富充实科研队伍、创新人才机制,培育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土壤,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的科研种子播撒在青年学子心中。

    让潜心科研的人后顾无忧

    赵纪元是西安交大机械学院的一位专职研究员,他曾先后在多个大型外企和国企担任重要技术职务,2015年他辞去企业职务加入西安交大专职科研队伍,致力于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技术知识和工程经验再度注入基础研究的“熔炉”,升华为理论体系与方法指导,并组建团队研发对接国计民生需求的重大工程。“我选择加入专职科研队伍正是瞄准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和这支队伍的特性,相信一定可以在本领域收获颇丰。”赵纪元对研究前景信心满满。

    赵纪元所在的专职科研队伍是西安交大2015年启动的一项创新人才机制探索。专职科研,顾名思义,可不承担教学及其他行政事务,其选聘、考核及薪酬均由所在团队实施管理。充分的用人自主权使得“分类管理”的思想切实落地,基础研究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更加贴合研究实质及特性,有志于基础研究的人才拥有了更加“专注”的空间,可以后顾无忧地开展科研探索。

    “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摒弃了基础研究不打粮食的传统观念,优化完善以人为本的科研机制,让不同专长的科研工作者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西安交大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龚杰昌表示。

    扁平化的科研组织模式生创新增长点

    青年千人郑彦臻从英国归国后加盟西安交大前沿院——创新科研体制的“学术特区”。他介绍:“原本研究分子材料配合物,来到这里之后与同事合作引入静态材料,启迪了很多创新点子,使研究显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郑彦臻的交叉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多学科交叉是前沿院的显著特点,这里施行扁平化的科研组织模式。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充分探讨各自的研究课题、汲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科研方法,不同学科、方向的团队以项目为中心,共同申请科研基金、产出交叉成果。得益于这种组织模式,仅2015年内,前沿院就在国际顶尖期刊(影响因子IF>7)上发表论文31篇,多位学者入选ESI高被引学者名单,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实现了西安交大多项“零的突破”。

    如今,扁平化的科研组织模式已渐渐从特区试点走向普遍推广,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更广泛地开展交叉研究与联合攻关,不断催生着传统学科的创新增长点。

    科研种子在“厚基础”的沃土中发芽

    科学研究的参天之树离不开茁壮牢固的基础科学之根,也离不开优良深厚的学术传承。西安交大坚持“基础厚、重实践”的育人理念,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鼓励青年学子提前走进实验室探索基础科学的奥妙。

    “基础学科拔尖班”立足深厚工科基础,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出众、科研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的未来领军人才。“信息新蕾计划”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国家级实验室与科研团队,切实提高本科生创新研究能力。“野外狩猎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全程支持学生研究过程直至成果独立发表。国内领先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众多创新实验平台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科研条件。

    “西安交大‘厚基础’的良好传统使得基础研究具备向世界前沿迈进的巨大潜力,学校将坚持不懈的推进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王树国校长坚定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