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李 禾
“我们家在科尔沁沙地东部边缘,小时候这里叫科尔沁草原,长大后,它的名字变成了沙地……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科尔沁退化成了荒地。”在6月17日北京举行的“防治荒漠化,民间组织在行动——防治荒漠化日全球纪念活动民间组织边会”上,来自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的万晓白说起自己家乡的变化,不无遗憾。
今天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万晓白的父亲万平已为恢复这片草原奋斗了16年。万平说,“沙地一年刮两场风,一场刮半年,冬天一场、夏天一场。沙暴严重时,沙子把门和窗都堵住了。”
经过几年的折腾,万晓白明白了一件事,科尔沁沙地曾是草原,永远不会成为森林,种再多的树,也只能变成数字,大自然倔强地要穿回自己的“旧衣”。于是,为集合更多的治沙力量,万晓白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并尝试与当地农民合作,让农民各自拿出一块地,专门种植有机农作物,不用化肥,远离工业污染。这些有机农作物,从2013年起,就在淘宝“科尔沁妈妈谷物作坊”网店出售。
“这是我们与农民共同探索治理沙地的新产物,不仅使农民创收,也能将部分收入继续投入到科尔沁的生态恢复。”万晓白说。
我国是首批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国家。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共约占国土面积的45%。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可治理的沙漠化治理率要达到50%,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需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每年需要治理2万平方公里,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国家林业局原局长王志宝说,荒漠化是由于气侯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原因,使得干旱、半干旱土地发生退化。人类当前面临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治理荒漠的关键是什么?王志宝和绿色阿拉善、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等机构人士都认为,一是技术、二是资金。于是,在会上,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各民间机构共同签署发布《6·17防治荒漠化日民间组织共同行动纲领》。《纲领》强调,荒漠化防治,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土地荒漠化和贫困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荒漠化地区,要正确处理防沙、治沙、用沙之间的关系,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考虑沙区水资源承载力,充分利用沙区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土地资源广阔等优势,合理有序发展沙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说,全球目前有20亿公顷正在退化的土地,如果其中5亿公顷土地通过治理恢复生态进行生产的话,不仅可保证全球2050年时预计100亿人口的粮食安全,还可减少1/3二氧化碳排放。
她说,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和成就,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世界领先地位。“联合国提出土地退化终结的目标,光靠政府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更多民间组织、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科技日报北京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