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7日 星期五
脊髓损伤瘫痪病人走起来了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天津6月16日电 (记者李大庆)28岁的湖北民工刘某,下肢穿着护具,慢慢推着轮椅前行。他在“上演”奇迹。因为一年多以前,他从高空坠落,造成脊髓完全损伤(断开),按以往的情形,他的余生会在下肢瘫痪中度过。但依靠科技的创新,他能在支具的辅助下通过髋关节的活动行走了。

    这是记者16日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见到的一幕,“导演”这一奇迹的是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戴建武为首的再生医学研究团队。而刘某的站起和行走,表明我国在生物材料移植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的神经损伤,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迄今为止脊髓损伤修复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损伤后在损伤部位会形成神经再生抑制微环境,使损伤部位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化为胶质细胞,而极少分化为神经元。这是脊髓损伤修复困难的重要原因。

    戴建武团队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以生物材料为基础构建适合脊髓再生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干细胞定向神经元分化,设计和研发了基于胶原蛋白的神经再生支架。团队于2015年4月22日在武警医院开展了首例神经再生胶原支架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据武警医院手术主刀大夫汤锋武介绍,刘某经过一年的康复,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下肢肌力明显增强,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大幅度改善,可在支具的辅助下通过髋关节的活动行走。“他已经能够准确感知到大小便,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