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线半年的“海东市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更改了名称,改为“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这一改,平台涵盖的信息量骤增,不仅扩展了地域范围,还加大了数据的融合和共享力度。大数据平台将各种资源都整合在一起,让扶贫更精准,使产业指导开发增值服务成为可能,也为该省的决策制订提供了重要支撑。
海量数据筑起“精准识别”第一关
“目前来说,在全国科技系统中,只有青海研发搭建了精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的负责人,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胡永强不无自豪地说。
2015年10月,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始着手搭建精准扶贫平台。平台搭建之初,即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精准评价的四精准构架。
“国家扶贫办的平台里面,主要功能还是集中在统计方面,在精准识别上相对来说非常简单,根据青海实际情况,我们补充了很多内容。”胡永强打开平台界面,逐一介绍。
在随意调取的贫困户信息中,罗列了详尽的个人信息,单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一栏,就列出了包括家庭收入、耕地等48项具体内容。除了文字信息,系统在个人信息卡片中还增设了现状照片,如实反映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
截止目前,平台已经录入了20多万贫困户的个人数据,且正在全省范围推进这项工作。如此详尽的信息,产生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其实,这个系统上线并开始向下推的时候,并没有遭遇太大阻力,还深受基层人员的欢迎。
“以前都是拿着纸笔采集信息,信息量大了以后,很多信息就容易被忽视。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到村入户,现场就可以采集到准确信息。掌握了贫困户的精准数据,为我们下一步制订扶贫措施和产业规划提供了依据。”肖懋说。肖懋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凉坪村的第一书记。作为平台试点村,肖懋和其他试点村的第一书记们一样,用海量的数据筑起了精准扶贫中的“精准识别”第一关。
产业指导服务成亮点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有了具体的实施对象,才能因户施策,做好精准服务。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除了做好数据记录外,还增加了信息化支撑下的产业指导服务。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根本,发展产业除了有资金问题之外,还有技术问题。搞技术是科技工作部门的强项。”胡永强说。
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在构建中,融合了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青海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制订帮扶措施,对有产业帮扶措施的贫困户,定时主动推送产业指导信息,跟踪追溯其生产过程,再通过电子商务帮助其解决产品销路,这是青海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其中,主动推送服务除了推送产业技术指导外,还针对贫困户有劳动力却没有输出渠道的现状,联合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天在平台中更新就业需求信息,再通过第一书记发布给有需求的贫困户。
分三层次实施精准管理
“识别是基础,管理是核心,最终的目标是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卫星说。
在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设计中,精准管理被分成了三个层面。
第一是对项目进行精准管理,今年初,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青海省启动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为了摸排清楚脱贫项目在哪些村实施,由什么人受益,平台对项目的精准管理细化到了受益人个体的层级。第二是对项目执行部门进行精准管理,通过“一送两审”制度,切实核查清楚项目执行情况,实时更新项目执行数据,规避了申请造假、执行造假的可能性。第三是通过系统对第一书记进行精准管理,要求第一书记以日志形式汇总工作情况并上传系统。这三个层面的精准管理为今后不同层级考核做依据,更为精准评价做足了功课。
“脱贫没脱贫,谁说了都不算。系统会自动对每一个贫困户、每个贫困村以及县级层面的脱贫工作按照不同指标进行打分。”胡永强说。
精准评价用动态更新的形式呈现帮扶成效,系统为贫困户设计了6项指标,只有权重分数达到80分,才算预脱贫,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有无安全稳固住房为一票否决制,只要其中一项不达标,都评估为该贫困户未脱贫。而村级和县级想要摘掉贫困帽子,则需要在系统中分别达到设定的12项和10项指标。项目执行的动态数据,就是支撑这些指标会否达标的依据。
民和县是第一个应用精准扶贫平台的试点县。作为副县长的马瑞,从平台设计搭建之初就往返于西宁和民和间。
“民和县申报的项目多,但是落实到村上的情况没规整过,只有运用了大数据平台,项目才可能落实到村上户上。项目实施了,数据更新了,究竟惠及了谁,一看就明白了。”马瑞说。
谈到科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周卫星说:“我们靠实时更新的数据支撑大数据平台,把各种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以后用好了,还可以开发出很多增值服务,实现‘一网打天下’的功能。”
“全省会形成一个大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会对我们今后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支撑。”胡永强对大数据平台潜在的价值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