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预警机”身后的中国电科创新密码
本报记者 贾 婧

    ■自主创新国企路

    说起刚刚落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总经理樊友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次会议预示着创新中国正在翻开新的篇章,创新者要有更多的使命担当。”事实上,作为中国预警机的研制者,中国电科始终不辱使命。在“九三”阅兵中,新一代预警机空警-500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前亮相,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预警机工程是我国新时期国防科技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中国的预警机事业起步时,对外引进不得、合作不能;对内国防急需、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为代表的预警机研制团队,义无反顾地承担了特殊时期的这一特殊使命。

    空警-2000的研制成功解决了“掐脖子”问题,实现了我国预警机从“0”到“1”的突破、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跃升,从此我国跨入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先进预警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行列。

    实现零的突破后,空中“鹰眼”却面临失去“翅膀”的危机,空警-2000载机平台无法继续引进,空警-500的载机平台引进再次受阻。想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自己的飞机平台上装载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预警雷达。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电科便与国际同步开展数字波束形成的技术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阵列雷达的概念。”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空警-2000预警机总设计师陆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数字阵列雷达是用数字器件替代原来使用的模拟器件,以降低系统的重量、体积和损耗。依托这一技术优势,中国电科提出在国产平台上构建新一代预警机的创新设想,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高性能、新一代”的目标,自此,我国预警机事业实现了代际化、谱系化发展。

    在信息系统方面,空警-500首次全面采用国产处理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实现了对所有分系统的国产化。在元器件方面,通过原位替换、重新设计等方法,大幅压缩进口元器件使用比例,国产化规格比超过90%,实现了信息系统的中国制造,尤其是雷达的核心信息平台服务器100%实现国产化,完全实现中国芯。

    “通过这些创新,我们提高了信息系统对平台的适应性,摆脱了预警机发展对国外平台的依赖。”陆军表示,创新始终贯穿在几代预警机研制过程当中。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预警机研制过程中都有体现,而原始创新始终是第一位的。

    “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陆军说,在空警-500研制过程中,中国电科人牢记这一点。

    如果说预警机的成功研制是中国电科科技创新的果实,那么管理机制创新就是土壤。土沃才能果香,中国电科深谙其中道理,在管理机制上,他们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三三制”开放式创新体系架构,以机制创新推进技术创新。

    2015年,中国电科技术创新体系重构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工程推动了中国电科技术创新由跟踪式向自主式转变,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陆军说。

    “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驱动力,推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支撑国家安全与智慧事业的发展。”陆军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