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瑜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主题为“关注海洋健康、守护蔚蓝星球”,将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再次重申。
“海洋环保要解决两件事,一是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不受迫害,二是能在全球有话语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这两件事,在国内主要是完善制度,在国际话语权方面要靠科技支撑,提高我们在深远海的监测观测能力,提高监测观测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环境和资源代价巨大。现在海洋环境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关道明的这一说法在相关报告中可以找到证据。
国家海洋局每年发布的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被认为是海洋的年度“体检”报告。最近的“体检”报告是今年年初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21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86%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陆源入海污染居高不下,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仍然较低,88%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
综合2011年—2015年监测结果,“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基本稳定,污染主要集中在近岸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局部海域赤潮仍处于高发期,绿潮、水母等新的海洋生态灾害影响范围有所增大。
关道明说,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目前海洋监测内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9年,由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等单位承担的苏北浅滩“怪潮”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立项。2011年7月,项目组开发并定期发布“有用、看得懂”的“怪潮”预警报信息。遇到灾害性天气,海洋渔业管理部门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台等发布应急预警报。
“十二五”以来,我国通过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的实施,加大了对浒苔、赤潮、海上危化品及海上溢油等污染物监测预警和突发应急处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了近海红树林、海洋牧场、南海珊瑚礁及远海岛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促进美丽海洋建设。
前不久,《“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关道明认为,指南有两大亮点:重点发展海洋监测高新技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仪器装备自给能力提升到50%以上;重点发展全球10公里分辨率(海上丝绸之路海域4公里分辨率)海洋环境预报模式,提供多用户预报产品并实现业务化运行。
关道明说,相对西方国家,我国在深远海的数据获取能力不足。指南提出的全球10公里分辨率海洋环境预报模式,瞄准的就是深远海的数据获取。他同时提到,投入机制的建立比投入本身更重要,应积极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科研投入效率。
(科技日报北京6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