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
中船重工:做有“深度”的海洋装备企业

■ 自主创新国企路 

    本报记者  刘晓莹

    6月初的厦门已经让人感到炎热难耐,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号”安静地停泊在厦门国际邮轮码头。6月2日,蛟龙号已启程开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本航次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务。就在蛟龙号“回家休息”的间隙,科技日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走进央企·创新组歌”系列活动来到厦门,和蛟龙号专家、深潜员一道登上刚刚完成2016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的蛟龙号,与它来次亲密接触。

    船员告诉记者,刚刚完成的航段历时48天,航行6466海里,蛟龙号分别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区和雅浦海沟下潜13次,最大下潜深度6796米。据航次现场总指挥邬长斌介绍,连续大深度下潜,是蛟龙号本航段科考作业的一大亮点。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所牵头研制、我国自主设计集成并完成海上试验的潜水器,也是世界上同类作业型潜水器中下潜深度最大的潜水器。2012年,蛟龙号曾创造了7062米世界载人深潜纪录。“在此之前,中船重工七〇二所牵头研制的蛟龙号已经完成了上百次试验性下潜。载人深潜作为中国正在进行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蛟龙号下潜探测的每一次进展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说。

    为了一探这一深海“神器”,记者还来到位于无锡市山水东路222号的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这里是蛟龙号的“出生地”——深水拖曳水池、耐波性水池实验室、操纵性旋臂水池实验室……蛟龙号就是在这里进行各种关键性的试验。据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所内近30座科研试验设施,能够准确模拟出深海7000米的压力,并监测蛟龙号下潜、上浮及航行时的水动力性能。

    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何春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系统包含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系统、载人潜水器水面支持系统、母船增改装系统和潜航员培训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工程;载人潜水器本体系统则被划分为总体、结构、舾装、电力与配电、推进、水声、生命保障等12个分系统。

    何春荣表示,科研人员历经十年攻坚,突破了无数难关,实现了非线性环境下空间运动水动力、无动力下潜上浮运动特性、耐压球壳的极限承载能力等16项关键技术零的突破,取得了7000米最大工作深度、近底自由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等四大创新突破——载人深潜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中国人的海洋探索事业也有了新的“深度”。

    “自古以来资源禀赋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我们要尽快推进载人潜水器的下潜深度,在这一场不亚于当年圈地运动的圈海运动中占尽先机。”胡问鸣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