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王志刚:创新驱动打造持续发展新动力
本报记者 刘 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战略,它既是破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为长远可持续发展打造新动力的根本之道。”针对日前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简称《纲要》),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志刚说,制定《纲要》,就是要把十八大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战略思想和发展理念,作为全党的意志和全国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就是要对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部署和要求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形成全面和持续的工作布局,确保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改革创新两个“轮子”同步转

    战略实施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王志刚认为,《纲要》从我国现实能力和发展需要出发,提出创新驱动发展2020—2050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

    有了战略目标,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的‘轮子’更好转动起来,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好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王志刚说,要着力实施好体现国家战略意志、事关未来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使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走进百姓生活,更好支撑国家全局发展。

    与此同时,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要靠改革,把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同步转动起来。王志刚坦言,目前的体制机制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的需求。比如,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不紧密,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竞争、产业转型的能力不够,产业和政策上还没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待营造……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王志刚表示,改革目标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重点是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根本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创新驱动需从四方面发力

    《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针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创新能力、人才队伍、主体布局、协同创新、全社会创新等方面提出8个方面的任务,着力提升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加快走出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国力强的路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对经济社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王志刚看来,对《纲要》部署的任务可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4个方面着重攻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保战略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真正成为富强而安全的国家。”王志刚说,当务之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特别是要抓住水资源、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等重大问题和电动汽车、高端芯片、发动机等重大产品,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国家长远发展与安全提供坚实支撑。进一步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支持机制,加快突破战略必争的重点领域,拓展我国发展的战略空间。

    创新人才也是王志刚关注的焦点。“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要尽快培育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王志刚称,《纲要》提出要通过改革清障、政策搭台,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当前,我国急需加强两方面人才的培养:一个是创新型企业家,另一个是技能型人才。

    实现创新突破,关键是要依靠各类创新主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王志刚说,特别是提高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增强科研院所、高校的原始创新和服务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主体,使创新各主体、各环节、各方面有机互动、高效协作。

    区域创新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依托。王志刚透露,“十三五”期间,将着重抓好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工作。

    创新驱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的“六个转变”,包括发展方式、发展要素、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创新群体等。那么,创新驱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这六个转变是衡量我们是否转入创新驱动轨道的重要标志。”王志刚说, 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建成创新型区域,关键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成效来检验。比如:科技创新是否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否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和综合实力提高的主要支撑,是否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是否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是否成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能否吸引培养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高端创新人才,能否形成关注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和氛围……

    对于《纲要》在区域和地方的贯彻落实,王志刚表示,一方面需要服务国家总体部署,推动国家战略落实到区域、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等实际情况,从产业入手做好转移转化这个关键环节,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科技日报北京5月2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