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未来城市长啥样儿?
本报记者 管晶晶

    ■打破砂锅 

    四环、五环、六环、七环…… “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屡遭诟病;高峰时堵、非高峰时也堵,大城市病让百姓叫苦不迭。请关注——

    当前,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城镇化将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早已成为共识,但城镇化路径却仍然没有定论。5月10日起,在被称作“城市规划界重要盛会”的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上,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现身会场,研讨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

    从“摊大饼”到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时下,在一些城市,市长俨然变成了“首席规划师”。有关专家指出,权力凌驾于科学之上,地方决策者的长官意志过强,导致“城市发展观”出现偏差,形成所谓的“政绩规划”,是当前规划浪费的关键原因。

    所幸,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城市设计往往是换一届领导就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非常需要建立中观尺度,跟街区层面类似的管理控制的单元,专人进行监控。总体监控之后,应该根据城市设计要素划分尺度适当、便于管理的城市设计实施控制管理单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研究四所所长于润东介绍道,“不停的进行深化和改进,同时应该有一个专人管理、长期跟踪、专家评审这样的有效维护管理。通过长时间的管控才能实践城市设计的有效的推进和实现。”

    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9.1%,城市人口达7.6亿。我们将给城市居民提供什么样的城市空间?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规划师不能从个人理想的角度去规划,而应关注现实里的人,尊重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律,要从城市的每个细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从经济活动的需求出发,考虑城市的规划问题,才能使规划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担当大任,实现顺畅转型。

    “我们应该把这种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抓手,它并不是个人表现美和丑的方式,而是要解决城市发展的真实问题与需求。”于润东补充说。

    高科技打造海绵城市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城市的舒适便捷自然也离不开各种环保新技术的助力。

    清华同衡详细规划三所的所长杨军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贵安的生态文明创新园。这个项目由中英双方将近20个团队联合展开设计,目标是要在中国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可以展示城市建设领域绿色科技以及制定绿色标准的创新型园区。

    走进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建筑——清控人居科技示范楼。楼内舒适的温度,良好的通风,充足的阳光,令人流连忘返。这座田园木屋看似普通,却处处暗藏高科技。

    “首先是一套低冲击的基础设施平台。我们充分利用原生地形,实现了单位填挖方量仅0.28立方米。第二是本土化、低维护的种植原则,我们景观的造价是周围公园造价的50%。第三是雨水方面,利用湿塘以及能体现贵州当地工艺的石笼挡墙技术,以及开放表面积达到98%的蜂巢约束系统作为路基,保证雨水最大程度下渗。第四是污水方面,从源头将污水分离为黄水、灰水和褐水,采用三套管廊系统,并在末端进行分类处理,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再生水循环利用和污废零排放。”

    说到创新园里的低碳技术,杨军滔滔不绝。“通过再造石装饰混凝土等技术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此外,我们提供一套基准的信息技术平台。利用绿色生态的传感器,我们可以实现在北京的控制室里对当地水系统进行智能检测,能源消耗实时监控,以及对室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控。”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新模式,可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致力于打造海绵城市的典范,采用先进的雨水和污水系统设计,实现雨水的自然积蓄、渗透和净化,并基于源分离技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

    住宅区也是风景区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城市不约而同地出现建筑缺乏特色、南北风格无异等问题。趋同化的城市设计让我们有了千城一面的观感。

    “原来的城市设计方式不会成为我们的主角,因为太不个性了。现在的做法更多在弥补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长期滞后的欠账。我们没有看到其实城市的住宅也可以成为城市一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刘佳燕说。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刘佳燕认为:“早期功能绝对分离的城市空间越来越走向多元复合的、城市自我实现的、后现代的城市空间,这样的城市场所的产业空间、生活空间和游戏空间是高度融合的。”

    北京的史家胡同,曾经默默无闻。但是,当人们挖掘它的时候会发现这里曾经人才辈出,于是在这儿营造出中国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它做的不是简单地展示文物,而是走到老街坊中间,收集大家的老物件、老故事,把老北京原来的日常生活一点一滴都纳入进来,整个胡同成为一个活化的博物馆。

    刘佳燕举了个例子:两个法国年轻人背包游,正好碰上史家胡同居委会搞活动,他们被这个吸引了,待了一天感觉意犹未尽,最后待了两天,好好地把老北京叫卖学会了带回去。“我们看到原来胡同也可以成为这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活的载体,成为一个生活宣传的品牌。”

    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开始走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再是跟着团在景区留影,然后上大巴扬尘而去,他们开始体验城市里的每个角落,品味历史和当下的精彩。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诗人卞之琳所描绘的优美如画的意境、所传达的浓郁隽永的情思,也许将是未来城市里一个个社区的模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