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李大庆)“利用不同对地观测和相关数据,建设空间大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基于空间观测技术服务‘一带一路’的‘数字丝路’科学计划。”在16日开幕的“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上,会议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提出这一倡议。
“一带一路”涉及65个国家、44亿人口,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而空间观测技术所具备的宏观、快速、客观获取数据的特点和能力,使其在“一带一路”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认知研究中有着重大优势。郭华东说,基于空间观测的“数字丝路”计划,为“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数据、环境信息与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从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实现跨国界的空间立体协同观测,可以更快、更准、更广地认知‘一带一路’。‘数字丝路’计划是科学、开放、合作的对地观测计划,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获益。欢迎更多的国家、组织、学者加入到这一计划中。”
本次会议由中科院地学部联合我国相关部委、国际学术组织共同举办。来自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300余位空间对地观测领域学者和管理专家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