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5月9日—5月15日)

    本周焦点

    1284颗系外行星同时被“验明正身”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再次带给地球惊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0日召开电话记者会宣布,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一口气确认了1284颗行星的存在,使太阳系外已知行星的总数翻了约一番,其中还包括9颗潜在宜居星球。

    此次新发现归功于能进行批量分析的新统计方法,它给了我们最终发现另一个“地球”的希望。

    本周明星

    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

    5月11日,美国内华达州干燥的沙漠中,创业公司Hyperloop One(超回路1号)对超级高铁技术进行了首次公开测试。测试原型车以2.4Gs的加速度启动,在预先铺设的轨道上疾驶1.9秒后,冲进轨道尽头的沙子并停下来,其时速大约为115英里,仅相当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但证明了超级高铁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取得成功后,该公司CEO宣称,可能在2019年推出货运超级高铁,并在2021年实现客运。未来,从纽约到北京,乘坐这样的超高速“管道高铁”或许只需半天时间。

    外媒精选

    科学家直接观察到地磁重连

    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则论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首次直接观察到地磁重连。这是一种磁力线断开和重连并释放出能量和加速粒子的现象,深入了解这一过程是等离子体物理的一个重要目标。NASA曾在2015年3月发射了4个航天器作为磁气圈多尺度(MMS)探索任务的一部分,其探索使命是在电子尺度上对磁力线重连展开高分辨率的太空实验。科学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磁力线重连过程受到电子尺度动力学的驱动。

    本周争鸣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纳入管理规范

    5月12日,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对干细胞领域的研究指南进行了更新并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研究指南涵盖所有关于人类胚胎的研究,包括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修改。研究指南建议,所有涉及对人类胚胎进行人为操纵的研究,都应与利用人类胚胎建立干细胞系的实验一样,接受特殊的“胚胎研究监督”程序。

    一周之“首”

    双黑洞系统附近首次发现“刮大风”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在距地球较近的双黑洞系统附近探测到强劲的“大风”。该团队2015年6月对处于剧烈爆发状态的天鹅座V404黑洞进行了观测。他们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学红外望远镜——加那利大型望远镜(GTC)对其进行了光学测量,其结果有助理解黑洞如何利用吸积盘吞噬物质。

    前沿探索

    超材料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传递信息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拥有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奇属性的“量子超材料”, 它由光组成的人造晶体及被捕获的超冷原子构成,科学家或能精准定位此种光晶体内“探针”原子的位置,并使用另一种激光(近红外线)来调谐其行为,从而使原子以光子的形式按需释放出能量;反过来,这一原子能被另一个探针原子(位于同一个或不同晶格内)吸收,从而形成一种简单的信息交换。

    “虚拟心脏”让患者远离心律失常风险

    手机和电脑可通过专门的“跑分软件”测试硬件性能、提示漏洞,人体其实也是可以的。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虚拟心脏”,能对心脏做出高精度的个性化模拟。通过该技术建立的模型,可对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提前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帮助其远离心律失常风险。此外,它还能为心脏病患者是否需要植入心脏除颤器提供建议,从而有望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手术。

    一周技术刷新

    新一代折叠机器人可清除胃壁附着异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团队日前演示了一种可装入胶囊的小型折叠机器人,能自动展开,并靠外部磁场驱动在胃壁上爬行,可清除附着在胃壁上的异物和修补组织伤口。这种设计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解决了相关临床问题。

    隐形仿生皮肤有助恢复年轻外表

    美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的可穿戴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仿生膜,其可以恢复皮肤年轻健康的美丽外观和功能。研究显示,这种仿生膜不但有弹性、隐形,可以保湿,还十分耐用。把这种仿生膜贴在皮肤上形成的“第二层皮肤”,能够起到强化皮肤机能,减少皱纹的作用。

    植入式增幅电路可监测微弱心电信号

    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凝胶有机增幅电路。该电路使用对人体排斥和炎症反应极小的新型导电凝胶材料作为电极,用极薄的高分子胶片制作有机晶体管增幅电路并集成化,由此形成的传感器能长期植入体内。研究证实,使用这一技术,对心脏患病部位十分微弱的心电信号也能稳定进行测量。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