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全创新链是怎么做到的?
——山东省科学院实现自我突破之科研篇

    □ 通讯员 于 萍 孟光范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作为山东省科学院的科研“大管家”,崔雷所在的科研处每年经手的项目达数百项。但在这位科研处长看来,这三个项目却“与众不同”:“他们都由‘泰山学者’领衔,循着‘从需求中来,到应用中去’的路子,都是企、研、政三方参与的模式,都经过十年以上的历练,包含着山科院‘全创新链’设计的思路。”

    这种科研模式,正是山科院戮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需求在哪里?应用在哪里?

    “需求在哪里?应用在哪里?”在每个项目提出之前,山科院激光所书记王昌总会习惯性地“扪心自问”。

    在山科院党委书记王英龙看来,“源于需求、终于需求”的科研导向,是山科院每个项目的立项必答题,“我们作为由省政府设立的科研机构,跟踪世界科研发展前沿,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必须着眼于解决制约山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山科院以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主体,并不影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按照崔雷的估算,“关键共性技术+企业需求”结合的项目已占该院总项目的七八成。

    “2006年的一次光纤传感技术会议上,辽河油田测井公司的技术人员跟我们交流,‘国外有光纤传感测井技术,你们能不能做?’”这个来自一线市场的需求被王昌和同事们迅速地抓住并集结人、财、物投入进去,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什么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在煤炭领域落地开花?”山科院激光所首席专家刘统玉认为:关键在需求,“用户支持你,告诉你哪些地方好,并积极参与研发,产学研结合很好。”

    有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项目便“顶天立地”站稳了脚跟,但这还不够。

    全院化、全国化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

    “在某一些项目上,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不仅着眼于一个所,而是每个项目的研发都要有全院、全省乃至全国化视角,在山科院内部要跨领域、跨专业合作,在外部要与企业、中科院合作。”

    在崔雷看来,山科院的项目在立项时便着眼于全创新链的设计,“我们不一定完全做到全产业链的‘通吃’,但我们可能在科研上游的某一个节点上,寻求和大学、中科院的合作;下游应用和示范寻求和企业的合作,甚至和政府的一体化合作。”

    他以新能源汽车项目为例,“新能源车,我们做了几块,一个是车的轻量化设计交给院材料所,二是电源、电池管理、电控交给自动化所,三是锂电池的研究交给能源所,四是材料计算或者软件设计交给计算中心甚至战略所,大家各自发挥强项。也就是说,近几年院里的项目,从来就是任务来考虑,不是从所来考虑。

    但拆掉所与所之间的“藩篱”只是山科院科研改革的一个侧面。同样新能源汽车项目上,山科院将项目落地到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沂星电动汽车公司,并拉来中科院金属所联合攻关轻质合金板块。

    “你看我们现在报上来的项目,不但有院内级的所,很多时候有企业,有大学,有中科院的所,肯定是这三块组成的。”崔雷说。

    项目只是载体,经费永远支持人

    利用12年时间,刘统玉团队在光纤传感器技术研究方面走到了国际前列,而且在煤矿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山科院支持下,他从无到有的建立了这个专业,并在研发上做得有声有色。”从这个案例上,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有两点启发,“第一,‘人才’才是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单位因为引进了一流的人才,才跟上了大项目,并伴随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的涌入;第二,支撑科学家做出好项目的动力永远是兴趣,而不是经济利益。所以经费冲着大专家去,拒绝条条框框,让专家去制定自己的计划,并给他们充分时间。”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光电子研究中心主任彭纲定教授在光纤光学领域有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世界领先的重要成果,先后主持几十项澳大利亚国家级科研、开发课题。自被山科院确定为“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之后,这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使山东省科学院在特种光纤及器件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方向迅速走向世界前沿。

    实际上,三个项目对应的三位“泰山学者”,山科院都针对他们成立了创新团队,人事权、财务权下放,经费支持、平台支持,对特殊人才的特殊政策,使得大专家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科研,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这三个项目推进到现在,第一个用了12年,第二个用了10年,第三个甚至用了30多年。好项目是磨出来的。”崔雷提醒道,“不要急功近利。科研项目有其自身属性,不是一两年便能出成果的,所以院里会在三五年时间里完全支持团队的人员费用,并且分担课题组的负担,不会让他们急着去社会上赚钱,安心科研。”

    给年轻人舞台,把兴趣支持成项目

    1977年生人的王昌现在是团队里的“老人”了,“我们24人的团队里,我的年纪最大,大部分是‘80后’”。

    但不要小瞧这支年轻的团队,近几年已经拿下了近百项大大小小的项目,其中不乏支持上千万的国家级大项目和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年轻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冲劲,敢想敢干。年龄大了有经验,但有时候一眼看到问题所在,很怵头;但年轻人看不到,‘初生牛犊不怕虎’,反倒不断去尝试,想尽一切办法找资源解决。”

    “只要符合市场、符合山东实际,哪怕带着自己的兴趣来也支持”,这是11年前,武汉理工大学光纤博士毕业的王昌到山科院看中的条件,“年轻人刚起步,省级、国家级的项目很难拿到,但院里有科技专项支持,通过这种支持让你起步,营造环境锻炼人才。”实际上,瞄准挖掘年轻人潜力,山科院近几年的好政策不少。

    “优秀人才看重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待遇,他们更看重的是成就事业的舞台。”在王英龙看来,在这种考虑下,山科院高度重视给中青年人才创新的机会,积极推荐领军人才到相关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进入到学术交流和决策的前台。

    此外,这个院还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设计,把优秀人才推到业务领导或重大项目组织管理岗位,给以科研指挥权、经费使用权和用人支配权,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