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李建军:科技投资“听风者”
文·本报记者 滕继濮

    大学教室般的场地内,一张或者几张桌子就是一家充满创新生命力的新兴科技公司,这是记者在北京“创客总部”看到的一幕,五一假期丝毫没有冲淡这个知名众创空间里的忙碌气氛。

    李建军就坐在大厅内的一角,一张桌子,和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一样。但他和周围的年轻人又不同,作为这里的创始人之一,他要辅导帮助那些早期创业者。有人半开玩笑说他是“天使投资人界的专家”,“经常出镜的偶像级人物”,“创业者中的创业者”。在记者看来,这位“老司机”凭借多年积累的投资和创业经验,在双创的号角声里,敏锐地捕捉着任何一个有可能到来的创业“风口”。

    “这是投资人的眼光问题”

    今年是VR、AR的爆发之年,很多科技创业项目都会主动“靠近”这个热度最高的技术。

    李建军认为,可穿戴设备与AR增强现实是智能硬件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技术的发展将使更多传统行业向着互联网与智能化转型。其实这是李建军在2014与2015年考虑的问题,那时他就开始了智能硬件相关领域的布局。

    “那时的项目做得认真,估值也没有那么高。”但投资需要勇气,以牛视科技为例,这家专门基于行业深度定制的智能AR方案的初创公司,虽然技术被认定为国际领先,“央视都上过几次”,仍鲜有投资人问津。李建军一直判断2017年是人工智能的爆发点,所以毅然决定布局,今年“风口”来了,牛视科技很快就进入下一轮。

    另一个例子是“微跑小蛙”,在“风口”来临之前,这款可穿戴体感游戏机也很难找到投资,但现在大量游戏需要和AR结合,人们发现它可以成为增强现实的入口,而且可以产品化,技术也过硬,拥有十余项国内外专利,所以现在迅速壮大。

    “这是投资人的眼光问题。”李建军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总是不断变化,“风口”亦不断变化,这就造成大量创业者不断追风。但趋势只有在将起未起的时候才有意义,而且有不可预测性,当所有人都觉得那是趋势时,说明为时已晚。无论创业还是投资,要做“内在有价值”的东西,潮流和趋势可以参考,却不能盲目靠近。“如今VR、AR火了,越来越多的人进来了,泡沫大了,我们反而该谨慎了。”

    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李建军没有给记者特别详细的答案,但他透露已经投了不少互联网教育的项目,“这是一个稳定慢热不断往前发展的行业。”

    “移动医疗,‘风口’还没有来。”但李建军已经投入了足够多的关注,表示创客总部可能会开展关于移动医疗的创业营。

    “众创空间不能泛泛化发展”

    伴随着“双创”潮,各类众创空间、创业咖啡激增。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有众创空间1.6万家。可今年初深圳某孵化器倒闭,引发了不少唱衰声。

    孵化器变成了包租公?创业咖啡凉了?李建军并不这么看。

    李建军一开始就看到了很多“二房东”或其他模式下众创空间的症结。因此,在与合伙人成立创客总部时,他们提出的是“孵化+投资”的模式。

    在外界看来,李建军和同伴更像是一个做早期项目的投资公司。“早期项目的特点就是不确定因素大、成活率低、风险大。所以我们要提供足够的服务,保证其存活率,快速进入下一轮。”李建军说,“有了投资的属性就能算清账。项目投资如果成功,后期收益是很可观的。”

    因此,李建军做孵化器“心态就会很平和”——不必掐着指头算房租租金,不用偏离本心,而是想方设法“让扶植项目尽快成熟,尽快提高估值,尽快成为独角兽项目。”从这个角度看,李建军认为孵化空间目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大量缺乏,“当然这种模式,只针对早期项目有效果”。

    2013年底至今,创客总部已孵化超过280家企业,其中119家企业拿到融资,总融资规模超过6亿。2015年李建军投出了超过30个项目,这些项目是和他的投资团队在超过6000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

    “众创空间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不能泛泛化发展。”李建军表示正在打造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类的专业垂直化的孵化空间,“未来的行业要细分聚焦,未来的众创空间相应的也是细分聚焦,如果要服务中小创业者,尤其是早期创业者,垂直化可以凸显服务的特征和价值,当然还要市场化运作。”

    “项目从方向和团队来看”

    李建军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专门分享自己对于创业和投融资的解读。他曾“制造”过一篇突破“10万+”的文章,讲述却不是创业,而是他的跑马拉松的分享。熟悉李建军的人都知道他热衷于跑步,他认为创业和跑步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需要坚持。

    这几天适逢电影《大唐玄奘》上映,有趣的是,李建军与合伙人萌生做创业服务的想法,也是在一次有关玄奘之路的徒步活动中,后来他们用玄奘之路的路线图作为创客总部的标志。

    李建军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攻读MBA,见过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身份他也都经历过。他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于整个产业链里从早期天使,到VC、PE、IPO,他都干过。所以他可以“从后往前看”,帮助创业者判断一个项目未来趋势是什么,处在产业链的什么节点,最终是一个并购项目或是真正走到最后。

    “专注于早期天使投资,很有挑战意义。”李建军说做后期投资都是看数据说话,做好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差不多可以算出来投多少钱能挣多少钱,而现在的情况是,听完两个人拿着几张纸讲的故事,就要决定投不投。

    当然,实际工作过程不是那么“戏剧性”,这需要一套详尽严格的规程。“投项目从两个方向来看,方向和团队,方向大致是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移动医疗、消费升级和电商。”

    “而看团队,第一要看有没有老大,其作用在早期项目中尤为重要,他要告诉大家方向在哪儿、带领团队前进、并且最后拍板,这个老大也是团队的组建者,并且会讲故事。”李建军告诉记者,第二要看磨合程度怎么样,第三看团队有没有短板,团队能力是不是互补,第四要看细节,年龄和性格方面是否相差太大,即沟通不能出问题。“方向和团队都没问题了,我们就会有专人去了解一些详细情况,比如信誉度怎么样,以前是不是连续创业等。”

    “有一个项目叫蜕变盒子,做的是青少年的女性内衣。一个来自北大的90后女孩,辍学后做的创业项目,现在已经融完了下一轮了。这不是她第一次创业。我们聊了不到15分钟,我就确定投了,直到签协议的时候,她连公司都没有注册完成,创下了我们投资最快的纪录。”李建军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