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全球生命科学界颇有影响力的期刊——《细胞》是美国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1974年创刊的。随着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快速发展,2014年《细胞》杂志把目光瞄准中国,越来越多地选用和刊载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5月5日,美国细胞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报的《科学新闻》杂志社,在北京大学共同拉开了“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的序幕。那么,从《细胞》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水平究竟怎样呢?
《细胞》封面的中国元素
万里长城、中国娃娃、玄武图腾、中国帆船,甚至神话故事里的后羿、孙悟空等等,回顾这些年来《细胞》杂志的封面,一股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仅近3年,中国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就有4篇。期刊封面上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元素,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科研水平,同时也向世界科学界传播了中国文化。
细胞出版社中国区负责人、《癌细胞》杂志常务副主编杨晓虹博士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他们在遴选这些封面文章时,首先考虑的是科研文章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水平,同时还要看封面设计是否将科学与文化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由编辑部及美编采取投票方式进行筛选。例如,去年3月12日,《细胞》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种康研究组的科研成果——水稻感受低温的重要QTL基因COLD1及其人工驯化选择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赋予粳稻耐寒性的新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期刊封图采用汉字 “田”的卡通图,代表人们选择耐寒粳稻在田地里进行耕种。同年12月17日,杂志封面文章报道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研究组关于“化学重编程过程中一个类似于胚外内胚层细胞有中间态,并据此大幅提升化学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诱导效率”的研究成果,其封图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山水画:各个不同山顶分别代表体细胞状态、胚外内胚层样状态和多能细胞状态;连接山顶的桥代表能在山顶间穿越的小分子;画中小舟代表通过不同路径实现重新编程的转基因方法。
杨晓虹说,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画面着实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一改人们以前对学术期刊枯燥、呆板的印象。
见证中国生命科学“不俗表现”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其他两位国外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在可谓家喻户晓,而她的研究成果能为世界所“发现”,《细胞》杂志也是功不可没。
早在2011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当年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时,《细胞》杂志便以“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为题,发表文章介绍她的相关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诺奖揭晓后,《细胞》再次对其科研成果发表了“天然药物研发的新黄金时代”的评论文章。
自2012年以来,“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基因组编辑工具,已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生物学研究工具之一。2015年,《细胞》杂志推出特别合辑,回顾了CRISPR在不同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10篇论文中有一半来自华人科学家。
细胞出版社总裁、《细胞》杂志主编艾米莉·马库斯指出,从干细胞重新编程到基因编辑,从肿瘤转移到慢性疼痛,从植物到人类等,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细胞》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覆盖范围广,成绩稳中有升,持续保持着较大的发展后劲。这些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表现不俗论文”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本土性原创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有的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不小的“波澜”,凸显出中国科学家对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贡献。一直站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前沿的《细胞》杂志,见证了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成长历程。
期待更多源自中国的论文
此次举办的“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将学术和实践结合得很紧密、专业水准颇高。如前沿论坛特别邀请了生命科学领域著名科学家、细胞出版社编委等,与“细胞出版社2014/2015中国年度论文”获奖作者一同探讨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前沿话题,并举行了科研写作心得座谈会。《癌细胞》杂志常务副主编杨晓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细胞》及《细胞-干细胞》杂志编委邓宏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沈晓骅等,从科研心得、论文写作及投稿等角度与高校师生展开互动,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科研论文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指出,“科学家和科研媒体之间的互动很重要。好的刊物需要优质的论文,而好论文也需要优质的刊物。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科研人员做研究时必须要认真严谨、点滴积累、不断提高。同时,要积极在《细胞》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样可以得到很多学术上的规范指导,收获很大。”
最后,杨晓虹指出,“通过开展上述一系列活动,细胞出版社不仅可以充分了解中国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还可以结识更多中国科学家,加深彼此的相互了解。《细胞》杂志期待着更多源自中国的学术论文,因为《细胞》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