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报讲武堂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美、俄、中正在积极研发新一代更小型、破坏力更小的核武器。这可能会引发新的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并打破各国之间维持半个多世纪的核武器平衡。
“小型化,即减小体积重量,始终是核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核武器现代化改造的侧重点之一。”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王群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核武器的小型化将引起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使原本区别就不很严格的战略和战术核武器,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可能有违核武器发展和消减的相关条约,十分危险。
文章称,美国正在计划改进核武器,并向小型化、隐身化和精确化发展。
一般来说,小型化是指在保证其具备足够或所需要威力的前提下,设法让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而且爆炸当量可调。隐身化是指核武器的投射(承载)平台或载体、核弹头的隐身化。那么,什么是核武器的精确化?它与小型化有什么联系呢?
王群解释,“以往的分析表明,核武器的精度提高一倍,保持对目标同样的打击能力,所需的威力可降低八分之七左右——这是很可观的。”
比如,原来摧毁某一目标需要的威力为10万吨TNT当量,如果把精度提高一倍,核武器的威力只需1.25万吨TNT当量,即可保持对该目标同样的打击能力。显然,这能节省核材料,缩小体积重量,大大降低对投射平台的要求或者提升其作战距离,同时降低附带损伤,减小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舆论的压力。
他介绍,美国和前苏联第一、第二代核武器精度较差,不得不拼命增加威力或者使用更多的核武器,以弥补精度的不足。现在精度大幅提高,基本不用动辄数百上千万吨TNT当量的“巨型”核武器或者一次动用更多核武器了——这也是美国核武库中不再保留数百万吨以上核武器并大力削减核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该说,核武器小型化后或小型核武器,加上具备隐身能力、精度得到很大提高,不但对环境和人类的伤害小,维护保障简单、费用低,而且携载方便,投射平台类型多,有效延伸作战距离,附带损伤低。因此,小型化、隐身化、精确化的新型核武器或小型核武器,可以一改以往核武器对军用、民用目标的无差别攻击,并能像一些先进常规武器一样,准确地瞄准目标,“无声无息”地执行外科手术刀式的“拔点斩首”行动。
不过,王群也警告称,“新型核武器可能会打破现有的核武平衡,并可能会诱使人们使用它。”
他介绍,一方面,它会淡化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对核武器巨大危害的认识,突破核武器使用的一些“约定”或“禁令”,从而削弱“相互确保催毁”的逻辑,在国际上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另一方面,模糊原本区别就不很严格的战略和战术核武器,在战时可能因对手误判而导致战争升级,让以往的“游戏规则”受到挑战。比如,美国试验的改进型核航弹B61-12,威力可在300吨至5万吨TNT当量之间调整,能用F-35等战机投掷,因此被美国定位为战术核武器。但它精度提高很多,打击能力已相当于36万吨TNT当量,威力与单弹头的民兵-3战略弹道导弹不相上下,远远超过人们意识中战术核武器的威力级别。如果使用这种所谓的战术核武器,无疑会推升核战争的级别和规模。
“这样的小型核武器将更有可能被用在战场上,对战争参与者来说无疑具有更大诱惑力。”王群说,“毫无疑问,小型化、隐身化、精确化的新型核武器或小型核武器的出现,肯定要打破世界原有的所谓核平衡,应该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