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江苏省扬中市转型发展纪实

    ■创新驱动发展 

    孙 薇  杨一峰  本报记者  陈 瑜

    新建园区内,低效能产业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正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新兴产业;上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流水线取代了人工操作,设备工艺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创新转型正给江苏扬中这座长江中的“岛城”带来可喜的变化。

    扬中,因地处扬子江中而得名,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地域狭小,自然资源紧缺。但在转型升级的蜕变中,扬中从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的江中孤岛,发展为全国闻名的“百强县”“工程电气岛”。

    “取舍”之间激活三大产业

    江苏福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1年前,一直生产与国家火电项目配套的产品。但从去年开始,公司出人意料地推掉了2000余万元的火电项目订单,开启与国家核电项目的合作。

    这趟旅程并不轻松,不仅订单要从零起步,原有装备和资质也需全部推倒重来。去年公司已投入500万重新做资质,今年还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产品再造和技术革新。但在公司董事长黄喜福看来,“没有舍,就没有得”。

    星河集团原本是扬中一家生产阀门管道的企业,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花大力气研发了核电厂用核级波纹管仪表截止阀,并引进高效节能的管道生产线,此举让生产能耗下降10%,产量提高18%,打开了美国、韩国等市场。

    一家家企业转型的背后,折射出扬中产业转型升级涌动的热潮。

    以创新转型为“主线”提升产业层次,扬中强力推进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

    ——加快向“智能电气”转型,目前扬中工程电气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光伏产业坚持制造与应用并重,合力打造“绿色能源岛”。

    ——依托优质深水岸线资源,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和港口机械制造产业。

    “智慧酵母”催生发展动力

    2015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让扬中再次“扬名”。报告显示,扬中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榜首。

    这个榜首的“后盾”来自一串长长的科技创新成绩单,这也被视为扬中发展的“智慧酵母”。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29件,省级以上工程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8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8%……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十二五”期间,扬中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已形成一批集研发、转化、共享、企业发展与政府决策支持“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

    截至今年3月,扬中有省级科技园2个,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个,省企业院士工作站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

    谈及“十三五”,扬中市委书记、市长潘早云说,2016年,扬中将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5.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1%的目标。到2020年,扬中力争成为“高新产业主导程度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载体平台建设布局优、创新驱动作用发挥好”的创新型城市。

    “产学研”结合打造创新高地

    长达数十公里的扬中长江岸线上,生长着杨树、芦苇等防风防涝植物,完全保持着原生态风貌。

    守着黄金水道却主动留白,在严把岸线资源的同时,扬中把岛内的发展重点放在科技含量高、耗能低的高科技产业上,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

    宝纳电磁瞄准国际领先技术,研发的“鳞片状金属软磁片”系列产品,已通过专家鉴定并开始小批量试产,成为全国金属软磁微粉产业化生产的“先锋军”;华维电力研发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产品,通过对供电系统的局域网进行加密,利用物联网进行智能管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巴威股份研发的世界首套太阳能8效板式蒸馏海水淡化装置,能日产30吨高标生活饮用水,为沙漠干旱地带居民生活用水提供极大便利……

    在扬中,每家企业背后都有多家合作的高校院所,每个镇(街、区)都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在全市大的产学研联盟体系下,企业抓科研创新,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扬中将不断打造工业新优势,增强创新能力,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发展速度、产出效益将明显加快增强。”展望未来,潘早云说,扬中将加速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

    (科技日报北京4月2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