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4月18日—4月24日)

    本周焦点

    联合国举行《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

    当地时间4月22日,《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巴黎协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本周明星

    改进CRISPR/Cas9法:成功逆转单个碱基变异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报告了用于定位和修改DNA单个碱基,并且不在基因组中引入随机插入和缺失基因组的一种改进方法。这种新的“碱基编辑”法使用一种修饰过的CRISPR/Cas9蛋白质,使它和另外两种蛋白一同工作,比现有改正单碱基变异的方法更高效。该方法已经被用于培养细胞,成功逆转了和疾病有关的单个碱基变异,包括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与乳腺癌。另外两个分别由德国科学家、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研究,则提供了关于Cpf1酶机制和结构的新信息,表明Cpf1酶能在CRISPR介导的基因编辑中作为Cas9的替代品。

    一周之“首”

    超高能中微子的银河系外源头首获证实

    德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曾于2012年利用位于南极冰层下的中微子探测器“冰立方(IceCube)”发现了超高能中微子,现在,他们首次为其找到了一个位于银河系外的源头,这一重大发现有可能开启中微子天体物理学的新时代。尽管目前科学家们还不能排除巧合,无法100%相信这一中微子来自此活动星系,但高达95%的相关性是迄今最高的。

    本周争鸣

    英研究称化石燃料时代或在十年内终结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全球和多国能源转型的时间问题,提出全世界靠化石燃料获取能量的时代可能在10年内结束。该研究分析了历史上的能源转型时间,认为在将来,由于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威胁和技术学习与创新的巨大提高,可能会使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速度大大加快。

    “最”案现场

    新方法“刻”出最快柔性硅晶体管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研团队使用一种独特方法,研制出了处理速度最快的柔性硅基晶体管,能无线传输数据和能量,有望用在包括可穿戴电子设备和传感器等在内的诸多领域。目前这一柔性硅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为创纪录的38吉赫兹(GHz),而模拟表明,其最高截止频率甚至能高达110吉赫兹(GHz)。

    迄今最薄电子皮肤化身“数字显示屏”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在柔性电子皮肤上创建出稳定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等器件,其可发出红、绿和蓝三种颜色的光。它与电子皮肤的集成未来有望把人的手背变成显示血氧水平的“数字屏幕”、运动员心率传感器等,其发光效率超过以往同类产品的6倍,是迄今最薄且柔性足够灵活的产品。

    前沿探索

    欧盟计划2018年启动十亿欧元量子技术项目

    继石墨烯和脑科学项目之后,欧盟在科研领域再次发力,计划于2018年启动规模相当、总额10亿欧元的量子技术项目,希望借此促进包括安全的通讯网络和通用量子计算机等在内的多项量子技术的发展。尽管这一项目的开展方式还未敲定,但其在规模、时间跨度以及目标实现等方面,与欧洲目前的两大旗舰项目——石墨烯旗舰项目和人类大脑工程相当,资金将来自欧盟和其他欧洲国家。

    新模型解释大脑如何产生意识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与其他大学合作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模型,解释了大脑是如何处理无意识信息,并把它们从无意识转入有意识的。按照这一模型,意识并不是连续生起的,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生起一瞬间,意识之间是长达400毫秒的无意识状态,在这段间隔里没有时间感。

    一周技术刷新

    新型电池可反复充放电数万次

    在很多情况下,电子设备能用多久取决于电池的寿命。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以金纳米线为材料的新型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数万次。这一突破可能使生产寿命超长,甚至终生无需更换的商业电池成为现实。

    NASA研制登陆火星用电力推进系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阿罗吉特洛克达因公司签署了一项总额为6700万美元的合同,旨在设计并研制一款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AEPS)。NASA希望这个为期36个月的合同能显著提升美国的商业太空能力,并使包括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和探测火星在内的深空探索任务成为可能。

    新奇纳米超材料助推太阳能电池革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开发出一种属性奇特的纳米超材料,该材料被加热时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发光。成果有望推动太阳能电池产业的革命,带来能把辐射热转化成电能的热光伏电池,在黑暗中收集热量来发电。

    奇观轶闻

    人工肌肉智能化?

    南京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合作研发出一种弹性超强、可自修复且能通过电压控制动作的新材料。其可以由1英寸被拉伸到100英寸以上,还具有很强的自修复能力。这种集弹性、自修复和电活性于一身新材料的问世,向研制智能化的人工肌肉迈出重要一步。(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