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3日 星期六
地 球 人 在 等 待
——写在联合国《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举行之际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王心见

    当地时间4月22日,《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签署仪式,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并讲话。

    去年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上,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同时决定,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各方签署。

    《巴黎协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巴黎协定》来之不易。《京都议定书》后,国际社会关于后续减排安排一直迟迟不能达成协议。2007年的“巴厘路线图”曾把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作为达成新减排协议的最后期限,但结果令人失望。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几乎重塑了气候变化谈判议程和框架,但直到巴黎会议期间仍然分歧巨大,争吵不断。巴黎会议上,国际社会经过艰苦努力,在延期一天后,终于最后达成《巴黎协定》。

    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起到了关键的建设性作用。中美、中法元首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为《巴黎协定》奠定了基础,注入了动力。习近平主席出席巴黎大会开幕式,系统阐述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同其他与会领导人坦诚、务实沟通协调,引导了巴黎谈判的方向,凝聚了共识。中国一直以负责、合作精神和建设性态度参与谈判,为促成巴黎大会达成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理念,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和决心。

    《巴黎协定》平衡反映了各方关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定。但“一分纲领,九分落实”。《京都议定书》的多舛命运向我们昭示,《巴黎协定》的落实,还需各国共同努力,尤其是发达国家,要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同时,每个国家都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兑现好自己的承诺。

    4月22日是举行《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的日子,也是世界地球日。当天,全球都见证了《巴黎协定》的签署,全球都期待着《巴黎协定》的实现,期待着地球永远是人类美丽的家园。

    (科技日报联合国4月2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