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滨
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清华大学落幕,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科幻作家刘慈欣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出生于山西阳泉市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15年凭借科幻小说《三体》拿下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由此,默默耕耘了100多年的中国科幻,从他的笔下走出国门,登上世界科幻文坛之巅。
与他笔下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相比,刘慈欣显得平和而务实。
1963年出生的刘慈欣,原是山西娘子关一家电厂的计算机工程师。从中国第一代科幻迷到中国科幻小说的写作第一人,他迄今发表文学作品已达400万字,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三体》三部曲。
《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该书的幻想源于经典物理中的三体问题,即三个体积质量相当的天体,在远离其他星系以致其他星系的引力影响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三个天体在互相引力的作用下彼此围绕运行,其运行轨迹将产生不可预测的混沌。刘慈欣通过大胆的想象和严谨的推断,在三体星系的行星中构建了一个外星文明形态,并描绘了该文明在如同不可捉摸的命运一般的“恒纪元”与“乱纪元”的轮替中,数百次毁灭和重生。
在《三体》中,宏大的、富有张力的想象随处可见,为读者建构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新世界。刘慈欣说,从一个简单的“想法”演变成令人“脑洞大开”的创意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我写一部长篇小说,可能写作只需要三四个月,而积累创意的过程,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同样,《三体》创作也是一个煎熬的积累过程。”刘慈欣说,急功近利是出不来好的科幻作品的,要耐得住寂寞,这也是科幻写作的乐趣所在。
谈及创意的灵感来源,他笑着说:“灵感怎么来的,我不知道。如果知道,那就不是灵感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每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都会产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科幻文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晴雨表。只有一个朝气蓬勃、处于稳步发展时期的国家,才能为优秀的科幻文学培育肥沃的创作土壤。”刘慈欣说,你观察会发现,在科幻诞生的两个世纪过程中,科幻最繁荣的国家也是国力最强盛的国家。
“我写科幻,归根到底是因为我热爱科幻,而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或者获奖。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刘慈欣说,从中学时代起,雨果奖就伴随他成长。
与娘子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娘子关的地理特征却是闭塞的小区,这样的土壤与科幻作家有什么关系呢?
刘慈欣说,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终生生活在斯里兰卡的一个小渔村里,但视野最为辽阔、想象最为丰富。这几乎成了科幻界的普遍现象。
虽然生活在偏僻的地方,但有了网络之后,信息并不闭塞,信息占有率与大都市并没有区别。更重要的是,远离大都市,会产生对都市科技、文化的向往,这就是科幻的起点。他说,“我们并不缺少信息,最缺的是科幻的激情和思想”。
“我总是被问到,为什么中国的科幻电影比美国的落后很多?”刘慈欣认为,个中差距就在于“科幻的情怀”。他说:“美国的科幻总是在向前看、向外面看、向太空看,这就是科幻的情怀。而这一点,可能是科幻的核心内涵。”
现在,电影《三体》的外景已经拍完,正进行后期制作,如果顺利的话,今年有望和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