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张謇”号科考母船举行上水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
科技日报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王春)24日,4800吨级11000米载人深渊器专用科考母船“张謇”号,在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正式举行了上水仪式,标志着我国有望完成对“极限深度”的科考突破,接轨国际发达国家的勘测水准。
据悉,这是我国第一艘船舶和调查设备全部由民企投资的远洋综合考察船,由泰和海洋科技集团与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造。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000海里,载员60人,一次装足充裕的燃料、淡水和食品等补给后,能连续在海上作业60天。
根据计划,成功试水的“张謇”号将于今年6月完成装修之后,7—8月开启海上丝绸之路首航之旅;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万米级无人深潜器和着陆器测试,挑战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的极限深度,并于2019年进行载人深潜器对这一“地球深渊海沟之最”的终极挑战。
放眼全球,目前只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有能力对11000米以下的海底深渊进行科学探测,而此前我国只达到了7000米深度。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的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表示,“张謇”号的下海试水成功,标志着我国有望完成对“极限深度”的科考突破,接轨国际发达国家的勘测水准。
以“彩虹鱼”载人和无人潜水器为核心的作业平台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全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它可以为中外海洋科学家持续、系统地开展深渊科学研究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可对全球26条6500米深度以下的深渊海沟,进行系统性科学普查,获取珍贵样本,建立深渊生物DNA数据库,带动一系列深渊生命科学研究的开展,探索生命的起源,为人类探索海洋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