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五
准确定位,纸媒依然拥有光明未来
——访英国《卫报》专栏作家史蒂文·休利特
史蒂文·休利特

    今日视点

    迎接传媒发展新时代③

    本报驻英国记者 郑焕斌

    自接受“英国传媒发展的新理念与新举措”这一专访任务后,纠结良久:谁是Hold住这个题目的合适人选?几经周折,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采访了BBC第4广播频道《 Media Show》节目策划和主持人、《卫报》专栏作家史蒂文·休利特之后,上述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纸媒亟须融合新技术

    谈及英国媒体的整体情况,1981年就加盟BBC的休利特可谓如数家珍。他说,英国媒体主要分为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两大板块。出版业商业化程度高、受管制程度低;广播电视业则一直都受到高度管制,这在英语国家也非常常见。英国的公共广播服务有三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完全公共化(如BBC);第二种是所有权为公共但实行商业化运作(如第4频道,即Channel 4);第三种则是完全商业化运营(如iTV)。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得信息,它已不再是稀缺品,一般的新闻已很难成为“新闻”。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纸媒和广播电视都需要与其融合,现在很多报纸已开始拍摄视频,一些电视台则设立网站。

    应对冲击的策略多样化

    2月中旬,创刊于1986年的全国性报纸《独立报》宣布,将于3月26日停止发行纸质报纸,只保留数字平台,从而成为英国首家放弃纸媒、只保留数字平台的全国性报纸。当时《卫报》的一篇报道标题为——“《独立报》:被互联网杀死的报纸 ”。

    休利特的解读是,在全媒体时代,相对于广播电视,纸媒受到的冲击更大,只有少数专业化媒体受到的冲击较小,如《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而一些大众化媒体受到的冲击则较大,《独立报》就是个典型。《独立报》订阅量目前下降为3万份,远不能支撑其印刷、发行等成本。其应对措施是推出一份精简版报纸《i》,把长篇幅文章精简为精悍短文,面向通勤上班族,提供有质量且能在半小时内读完的内容。目前这份售价20便士的报纸发行量已达25万份。

    休利特说,《卫报》的运营状况则完全不同。《卫报》从成立至今一直都得到慈善组织的支持,虽然近10年来也是亏本经营,但由于其背后的强大力量以及在英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性等因素,它能够较好地运营。《泰晤士报》之前也一直被报道亏损,但近期声称自己收支情况转好。休利特指出,这些报纸遵循不同的收费政策——纸质报纸都需付费,而网站内容则大不相同:《卫报》一直坚持网站内容完全免费;《泰晤士报》的网站内容则需付费,只有订阅纸质报纸或直接订阅电子报纸,才可阅读其电子版的内容;《金融时报》则是条件性付费,读者可以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在线文章,其他内容则需付费。

    对纸媒来说,应对新闻内容免费化是一项挑战,不同的应对措施也会引发不同的后果。报业大亨默多克不赞成高质量内容免费化,认为这将对报业造成巨大冲击,用户将更期待和依赖于免费而不会主动付费,但收费的后果是:曾占据英国发行量榜首的《太阳报》,其网站采取收费策略后浏览量一度下降;而被称为中规模小报的《每日邮报》,其网站已成为英语国家浏览量最大的新闻网站。

    融合网络平台是唯一选择

    在休利特看来,经营模式是决定纸媒存亡的关键,因此改变经营模式是纸媒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必然方向。

    他认为,纸媒在未来激烈竞争中站稳阵脚的唯一出路是:与互联网平台融合发挥其内容优势,生产读者真正想读、想看的内容。就经营模式而言,专业化报纸仍可采取付费经营模式,而其他一般媒体则需要新旧模式相结合。虽然互联网已成为趋势,但目前来看其广告收入对报纸经营来说仍然入不敷出。因此,一般媒体既要维持原有广告,也要结合订阅付费以支持经营。

    此外,纸媒甚至其他传统媒体还具有互联网难以企及的优势。休利特坦言,自己每天都用苹果手机看新闻,但这些新闻都是经过大数据运算筛选后推荐的,会越来越对他的“口味”。相反,报纸等媒体则总会提供令他意想不到的内容。从这个层面上看,互联网限制了用户对内容的消费,导致内容同质化、高度个性化,人们将越来越集中于消费自己感兴趣的范围,而不会接触到新知识。

    真正的好内容无可替代

    休利特认为,“纸”作为介质是可以被取代的,但真正的好内容却是无法被取代的。《卫报》目前在纸媒互联网改革方面遇到的困境很具代表性。它投入很大财力进行网站建设,希望能够吸引读者。但目前大多数读者并非通过《卫报》网站,而是利用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找到新闻链接,然后再阅读《卫报》的新闻。因此,虽然在互联网上其内容的阅读量较大,但这些间接阅读量无法给《卫报》网站带来广告或点击收入。

    休利特说,纸媒拥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生产、编辑流程(如深度报道等),这些往往能创造巨大价值。然而这也只是“历史”,只有把握好这个“历史”根基,重新找好自身定位,符合市场需求才能生存更久。因此,从长远来看,纸媒应当找到人们真正想付费阅读的内容,并依此确定自身定位。只要扮演好这个角色,纸媒的内容将不会消失,它依旧能拥有光明的未来。(科技日报伦敦3月2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