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唐 婷
3月16日,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水利部部长陈雷在经过“部长通道”时表示,据初步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我国气象年景偏差,南方、北方都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涝灾害,局部干旱将较严重,强台风侵袭可能增多。
早在一个月前的2月16日,国家防总已经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指和各流域防总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安排部署防汛抗旱防台风准备工作。防洪专家、中国水科院原副总工程师程晓陶近来也多次接到来自地方防办的“求助”电话,请他为防汛备汛支招。
在“3·22”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际,科技日报记者就如何科学应对极端暴雨天气专访了程晓陶。
应急预案应注重高风险点识别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特别是处于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过渡的年份,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增高,同时不确定性也很大,即洪灾是否发生、会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不确定的,即使有了中长期预测,也很难仅要求特定的流域去做特别的准备,汛前还需广泛动员;同时,短时间内提高某个地区防洪设施的标准也不现实。”程晓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事实上,按照《防洪法》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制订了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但在程晓陶看来,一些地方的预案更多的只是“面目模糊”的规范文本,除了河流名称、责任人名字不同以外,文本内容大多雷同。“在基于洪水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就只是个摆设。”
2007年7月18日,坐标济南,一场3个小时的大暴雨,令中心城区几成泽国,至少34人因此丧生。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银座地下超市,在半小时内变成了水箱。事后去济南调研的程晓陶,清晰地记住了一个只有当地老人才知晓的地名“山水沟”。
程晓陶回忆道,山水沟曾经是主城区中一条溪流,后来为改善旅游景点交通堵塞的问题,将其中一部分填埋起来变成街道,同时对溪流进行改道,原有的河道正对着一个丁字路口。大暴雨时,洪水拐不了“人造”的急弯,将街道变回了“河道”,当时行驶经过该丁字路口的数辆汽车就被顺街冲入下游的护城河,有多人因此丧生。
“危险不是均匀分布的,将城市里类似‘山水沟’的高风险点识别出来,在应急预案里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在现场设置警示牌,一旦暴雨来临,及时对高风险点附近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等,就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程晓陶表示。然而令他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应急预案还没有细化到识别高风险点并制订应对措施的程度。
山洪预警发布应更为科学精准
暴涨暴落的山洪,来势汹汹,预测难度大,是汛期另一大防范重点。针对山洪灾害特点,我国自2009年启动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在2058个县初步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当地基本上实现了雨量、水位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相结合,现代化手段预警与土法预警相补充。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程晓陶认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山洪预警信息的发布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细节。比如,一个县有多个山沟,降雨并不均匀,暴雨中心也很难确定,一旦收到暴雨气象信息,为降低伤亡风险,县防办会广泛地发布预警信息。事实上,山洪的形成不仅跟降雨量有关,还跟地形、地貌等其他因素相关,同一场暴雨,并非所有的村落都面临同样的山洪风险。
“于是,在一些山区,只要一预警就要转移,而山区老弱妇孺的转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次数多了,村民们就会有怨言。此外,信息发布的时间节点也很关键,如果发布得过早,村民看见雨下得并不大,可能会回去转移财物,在回去的过程里很可能就会碰上大的洪水。”程晓陶指出。
反观英国、日本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的设计上,有一些更为科学合理的地方值得借鉴。程晓陶介绍,例如日本,大雨、洪水的警报与注意报2008年以来采用了新的标准,预警指标中引入了土壤雨量指数与流域雨量指数,以替代以往的24小时雨量。气象预报24小时后会有大暴雨,即使是红色级别的,也只实时发布黄色的注意报,因为暴雨预报的准确性还存在误差的概率,因此只要求专业部门做准备。临近12小时之前,如果暴雨预报值不变,就会将黄色升至橙色,专业部门开始行动,老百姓开始做准备。等到距离暴雨发生前若干小时,预报准确的概率已经非常高了,就会升级成红色避难劝告令,通知老百姓开始行动,并将下达转移命令的权力下放到基层街道和村庄的负责人。
在日本,还开展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将日本全境按1平方公里的尺度划分成很多个网格,依据地形地貌等因素,把每个网格的降雨临界阈值计算出来,将结果公布在网上。一旦下暴雨,村长只需要在院里放个量杯,如果降雨量达到阈值就迅速组织转移,否则就不用转移。
“防灾减灾,不仅仅是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而是包括管理体制、应对机制在内的一整套体系,只有健全了管理体制、应对机制,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作用。”程晓陶说。
(科技日报北京3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