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向为战研战聚焦使力
访工程兵学院科研部部长史小敏
□ 周海保 李晓峰 本报记者 唐先武

    ■科研部长访谈

    科技强军,军队院校科研责无旁贷。近年来,工程兵学院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激发科研人员战斗力,推动科研工作转型,牢固树立起战斗力标准,把紧贴实战、服务部队的理念从科研“最初一公里”贯注到“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造能够担当强军兴军重任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军内外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就新形势下院校科研如何与部队建设发展“对焦”“接轨”,专访了工程兵学院科研部部长史小敏。

    立起为战研战鲜明导向

    记者:我们了解到,学院连续两年在科研工作指示中提出“立起为战研战鲜明导向”,主要考虑是什么?

    史小敏:学院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毋庸讳言的是,无论是在研风上还是成果上,与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学院近年来一以贯之地强调科研工作的鲜明导向就是聚焦强军目标,着眼为战研战,把提高对战斗力的贡献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在树立科研导向上,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史小敏:2015年,学院专门举行党委议研会,研究解决科研风气、研究重点、团队协作等重大问题。比如科研课题全周期管理制度,课题立项必须是“题目来自部队、方向瞄准实战”,在“研究方案会审”“中期检查”等各个环节立起战斗力标尺,等等。去年立项评审时,67项课题未达到紧贴实战要求不予立项,随后的“部队应用”“结题鉴定”等环节,我们又请评审专家硬下心、狠下手、直奔课题软肋提意见,最终有9项课题未能如期通过鉴定。

    校正院校科研主攻方向

    记者:在军队科研这个大系统中,院校只有把职能、特色与兵种发展、战斗力生成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做到聚焦实战。请问学院科研有什么特色、优势,有哪些科研重点领域?

    史小敏:作为全军唯一的工程兵任职培训院校,学院科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作战工程保障、工程装备作战运用、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首先是推进兵种理论创新。我们把兵种军事理论作为科研工作的逻辑起点,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工程兵建设发展研究,努力重构工程兵理论体系。其次是促进战法创新。紧密跟踪工程兵部队大型演训活动,从中选择课题进行联合战法攻关,满足了部队作战训练急需。再次是创新工程装备作战运用。搭建作战模拟仿真、工程装备试验运用、作战工程保障数据资源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吸引16种型号装备科研样机在学院“落户”,与20余支工程兵部队联合开展工程装备作战运用试验、研究。第四是搭乘技术发展快车。我们近几年紧密关注工业4.0、物联网、互联网+、智能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在新理念新技术的引进转化上收效明显,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记者:学院科研工作下一步有哪些重点?

    史小敏:学院将积极适应军队新的领导管理体制,继续提高服务战斗力的科研创新“驱动力”。首先是开展陆军工程兵使命性课题研究,其次是加快科研条件建设,再次是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让科研成果走向演训场

    记者:您刚才提到有些科研成果鉴定后就束之高阁,请问学院在科研成果转化上有哪些改进举措?

    史小敏: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并发挥效益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学院在这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成果转化少,二是成果转化慢。针对第一个问题,学院提出科研成果首先要在教学中转化运用。我们认为兵种院校科研服务战斗力最直接、最深远的作用,就是要使最新的研究成果进入课堂,使学员都成为作战、训练的明白人。因此,我们实行“科研成果教学转化一票否决制”,改变“一方面科研课题不断立项结题,另一方面学员反映教学内容滞后”的“怪象”。

    记者:那么,成果转化慢的问题又怎么解决?

    史小敏:学院近几年着力探索科研成果分段转化。此外,学院选择部队一线科研骨干和优秀教练员建立“部队专家库”,使部队专家和学院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常态化,既把部队的研究资源纳入视野,又使部队及时掌握科研动态,为更高层次的联合研究和成果快速转化打开了大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