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互联网+”如何助力分级诊疗?
□ 本报记者 罗朝淑

    ■创新启示录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的两会话题多了几分厚重,尤其是医改的话题,高居话题关注度排行前列,而分级诊疗作为医改的一种重要制度设计在这次两会上也得到空前重视。 

    在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的时代,分级诊疗有弯道超车的路径吗?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杨金生,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朱恒鹏和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就互联网如何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落地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级诊疗缘何难落地

    “‘分级诊疗’的含义是让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各有分工,小病、常见病、多发病由社区承担,二级医院承担一些住院和一般的重病业务,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由三甲医院来承担。”社科院朱恒鹏透露,“但是现实很残酷。越来越多的患者流向了三级医院,而社区医院常常是‘门可罗雀’。这表明我们的分级诊疗还做得很不好,这也是我国要极力推进分级诊疗的原因。”

    陈仲强委员说:“国外对分级诊疗有很重要的制度保障,它一定要有社区医院或者家庭医生等基层机构的意见和转诊书,才能到上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就诊,否则保险体系不予覆盖。”他认为,这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患者在大型公立医院的就医过程相对来说更方便了,但却进一步造成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的差距拉大,也让无序就医进一步加剧。

    对此,杨金生委员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缺陷和双向转诊落实力度的缺乏,造成了如今我国分级诊疗难以实现的现状。与此同时,大医院越来越大,基层网底却不牢固,人才、资源越来越向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倾斜。这就使得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杨金生认为,“制度在设计时要更加科学合理。首先,医疗行为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流程。其次,要让服务提供者有充足的动力把自己的服务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需要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

    “互联网+”助力分级诊疗强基层

    在朱恒鹏看来,老百姓是否接受基层首诊的制度设计,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他认为,互联网医疗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分级诊疗。“首诊要到医院去看,而占门急诊总量60%的复诊和60%—70%的并不需要到大医院去看的门急诊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通过咨询、复诊、分诊让很大一部分的医疗服务通过在线实现消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方便老百姓;也能缓解三甲医院医生劳动强度过大的状况,让高级别医生做更多符合其定位的事情;医生与医生之间通过协作,则会带来基层医生能力的提升。这对医疗行业和国家而言,是一大利事。”

    在微医集团的廖杰远看来,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影响了分级诊疗的顺利推行,而互联网时代迎来了破解这种症结的捷径。廖杰远举例说:“去年12月7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夕,桐乡市政府和微医集团首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乌镇互联网医院’,真正实现了基层与大型医院的‘互联互通’,现在单日在线接诊量已经超过了1万人次。”

    廖杰远认为,互联网医院发挥的作用有三大方面。“首先,可以强化基层主动作为。”廖杰远透露,通过微医集团在2014年底首创的“专家团队”,能够将基层医生与大医生跨地区、跨学科的连接,在每日进行的协作、转诊和会诊中,基层医生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其次,能够促进医患匹配。通过海量数据和专家团队的精确分诊,促成对症、就近、尽快就医的实现;最后,可以实现在线复诊。全国一年76亿人次的门急诊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复诊患者,很多复诊通过线上就能完成,在空中就可完成诊疗信息的流动以及药品、保险的在线配送与对接。”他举例说:“在互联网上可以建立陈仲强教授骨科专家团队,团队医生成员可以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团队里会有一个团队助理,帮助陈教授做分诊,根据患者提前上传的检查结果和病情描述,实现团队内的分诊、转诊。”

    陈仲强强调说:“理论上这套合理分配资源的方法是合理的,但到运行起来的时候,还要让医生团队之间相互的运行关系和保障、协调、组织能实现较好的控制才行。”

    付费式健康管理是趋势

    “互联网医疗在进行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远程会诊、复诊的指导这方面,确实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杨金生说,“互联网的前期就是要联网,所以大数据是前期共享,数据不共享实际上是空想,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数据的“信息孤岛”,医疗数据不共享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强大壁垒。

    对此,杨金生认为,“可以把互联网医院作为模板,从国家顶层设计搭建好,把人口健康数据库、诊疗数据库、医保信息库全部连接起来。将来哪些药出现毒副作用,用到哪个医院,哪些人在用都可以通过条码追溯到”。

    “对于互联网医疗,鼓励和监管要并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去呼吁建立一套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和医疗服务收费的重新界定体系。”杨金生说,“互联网医院实际上就是健康管理,就是真正的责任医疗制,让医生以提升用户的整个健康体质,提升他的健康水平为目标。”杨金生认为,付费式的健康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在互联网医院推广这种成熟的理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