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全家福 |
大气成分重点实验室 |
“天时”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讲的是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后来,孟子把它运用到军事上——“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荀子把它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可见,天时气象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亘古如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业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影响亦越来越大。国家对气象保障的要求更为紧迫,期望也越来越高。面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时代使命,每一位中国气象人都深知肩上的重任,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在这些奋进的身影中,位居祖国南疆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带所”)的成员们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丰硕的果实,在数值预报、大气成分、海洋气象、热带季风气候与云物理实验五大团队的攻关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打造出了一支具有极强科研竞争力和气象服务力的钢铁团队。
数值预报团队:用方程解开天时玄机的预言家
“搞科研就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万齐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热带所人所共勉的一句至理名言。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面对现实纷乱的干扰和诱惑,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并不多,而身为热带所所长的万齐林却以身作则坚守着这个信念将近三十年。
自1989年从南京大学天气动力专业硕士毕业之后,万齐林就来到了热带所,历经27个春夏秋冬,从最初的基层研究员逐步成长为今天的一所之长。搞技术出身的他自言并不善于行政管理,用人宗旨只有一条:是人才,绝对不能让你埋没!在他的带领下,热带所科研氛围非常浓厚,全所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相对改革前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作为数值预报业务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万齐林坚持科研与业务相结合,多年来致力于不断提升模式技术的预报能力。广东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气候,气候特征非常复杂,一年四季气象灾害频繁,气象服务难度很大。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区域预报模式,进行多方比较之后,万齐林率先意识到发展中国自己模式的紧迫性。通过这些年来坚持不懈的积累,在吸纳了更多专业人才之后,热带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直接转化为业务应用,业务预报水平逐年提高。团队在万齐林的带领下,将科研条件建设、观测业务和模式及业务系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尤其是建立起了预报质量一流的南海台风模式和区域高分辨预报模式,为广东汛期更快更准地进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4年,广东在应对自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的最强台风“威马逊”的过程中,全省首次“零死亡”。广东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在这次对“威马逊”的预报服务中效果显著,在路径、强度、登陆时间的预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准确预报、反复预警、提前预防”,功不可没。
进入2015年,中国南海台风模式业务预报水平继续稳步提高,尤其是提前3天准确预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强台风“彩虹”的生成,并提前具体预报出“彩虹”将于10月4日14时在海南—湛江一带登陆,登陆时间和地点非常精准。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仅有32.7km,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大气成分团队:拨开云雾战“霾”伏
邓雪娇是热带所大气成分团队的“大姐”,这并不是因为她的年龄以及她作为首席科学家的身份,而是因为贯穿于科研工作与业务实践中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热情以及对业务知识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让团队成员由衷地钦佩,也让所长万齐林十分赞赏。
在邓雪娇看来,“不断积累学科基础知识”、“不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吸收—交流”是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的基本常态。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邓雪娇长年从事珠江三角洲大气成分与大气边界层观测研究、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开发、低碳节能减排等环境气象科学研究与业务应用工作,科学思维与研究思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地域特色,成效显著。作为学科带头人,她率领团队致力于珠三角大气成分的星地协同观测、数值预报技术与应用工作,业务与模式技术紧密结合,为环境气象与空气质量预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3年前后,由于城市群复合污染,能见度恶化与灰霾天气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全社会对空气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气象局指导全国气象部门开展大气成分轨道业务,广东省气象局以此为契机,由热带所牵头,在国内首次建立珠三角城市群大气成分观测站网。目前珠三角的大气成份观测站网包括一个主站和12个子站,其中,广州番禺大气成分观测站位列中国气象局的30个基本大气成分观测站之一。
自2007年始,热带所每年发布《广东省大气成分公报》,详细分析全省灰霾天气、能见度、PM2.5/PM1、黑碳、臭氧、浑浊度、散射系数与消光系数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季节变化,对珠三角典型灰霾过程与光化学过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逐年对比、区域对比分析,评估区域污染、能见度与灰霾天气的演变趋势,热带所大气成分研究团队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为更好地开展环境气象业务,更好地加强区域科学联盟,邓雪娇建议并发起以“广州番禺大气成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与科研项目为依托,推动区域大气环境“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局校科研合作,共同打造一流的环境气象观测与教研基地,不断提高观测基地的观测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
邓雪娇的目标是将自己的“大气成分”团队打造成一支不可替代的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型队伍,以便在区域环境气象的科研与业务中进一步发挥核心与引领的作用。
海洋气象团队:美丽南海的守护者
发展海洋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技术,提高海洋气象导航、海上搜救和应急处置、海洋资源开发等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是未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热带所专门成立了海洋气象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刘春霞的带领下,近年来,海洋气象专业已成为热带所的优势学科领域,作为该专业的主要研究团队,海洋气象团队紧紧把握海洋气象学科国际发展前沿,争做中国海洋气象领域的科学先锋。
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是21世纪以来开展的新型预报业务,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技术作为海洋气象业务主要的技术支撑,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近10年来,刘春霞一直坚持从事海洋气象专业模式系统研发工作,建立了广东省气象局首个海洋气象专业数值模式系统,该系统包括区域海洋环流模式、区域海浪模式和风暴潮模式,从2005年开始陆续提供海浪、风暴潮和海温数值预报产品。刘春霞主持研发的这一套系统不仅在此后的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赛场上发挥作用,为国家赢得好评,更在2014年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的服务中得到了公众和上级的肯定。
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开发和业务维护是一个非常耗费体力和脑力的工作,刘春霞作为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技术的首席科学家,不仅负责大量的数值模式研发工作,还需要对所开发模式进行日常维护,常常没有节假日,但是她并不以此为苦,因为她怀揣着一个梦想——一个提高海洋气象团队的整体科研实力,从而成为一支国内一流的海洋气象专业团队的梦想。这个梦想照耀着她和她的同事们一路前行,不知疲倦。正如她所说的:“热带所的每一个人,上至所长,下至普通的技术人员,都在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努力着,挑战自己,和时间赛跑,兢兢业业地把每一项工作做好!”
追求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永无止境
在万齐林看来,气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气象服务对准确率和预报提前量的追求也没有止境。例如他针对热带所目前对于特殊天气,尤其夏天的降水强对流天气依然存在预报能力不足的缺点,就特别有的放矢地成立了云降水物理研究室,开展对流云和降水宏微观物理特征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依托观测基地获得热带季风区对流云微观、宏观物理量的完整、闭合的实测数据,为本区域精细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奠定数据基础。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万齐林经常邀请国内外学者到热带所进行学术交流,举行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同时,他非常注重团队精神,定期组织所里的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和协作。万齐林的用人之道信守“宁缺毋滥”的原则,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他的“精英化”管理之下,每个团队成员的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每个人都能安下心来做研究,同时热带所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的课题研究,让团队成员深感任重而道远。
万齐林说,为了做出准确预测,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断钻研,锲而不舍。因为身为一名气象科技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科研的过程,也是科研的乐趣所在。虽说“天有不测风云”,但同时我们的祖先也讲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热带所的“人和”——就是这些同事们各显其能,各尽其责,相互理解,相互协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才能,拧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把脉海疆莫测的气象变换,谱写一篇铿锵有力的风云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