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点
两会前夕,科技日报新闻中心策划了一组选题:试图找出几样中国造不出来的民生产品,探索其中的原因是材料差,技术落后还是工艺水平不够。在走访多名专家、咨询一些行业协会后,得到的答案令人尴尬:现在几乎没有中国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而类似指甲刀、刮胡刀片、圆珠笔钢珠等“中国制造”之所以饱受诟病,不是因为企业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在与科技日报记者聊起“中国制造”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工匠精神”。今年,该词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匠艺为何不精?
“到处是蓝海,造出什么来都好卖,谁会去追求精益求精?”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委员认为,在粗放式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贪大求全生产规模的崇拜。没有人坚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设法实现利益最大化。“现在的企业大多是全能选手,什么领域什么产品都做。”陈志列说,企业家聚会,寒暄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你今年做了多少个亿?”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在日本疯狂抢购的马桶盖产自杭州。原来,从日本进口了生产马桶盖的模具后,就可以按照日本标准生产。而我们生产的塑料制品有毛刺,圆珠笔钢珠剌纸、出水不畅都与我们造不出好模具有关。为什么造不出好模具?李克强总理在与钢铁煤炭行业座谈时曾指出,我国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
作为高端钢材的模具钢,为什么没有企业生产?“主要是需求太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过去,中国大众的需求是中低档,能用且价廉就行,对质量和档次的要求不高。屈贤明相信,随着大众对产品质量和档次要求的提升,企业将随之调整结构,不再一味追求规模、扩大产能,而更重视产品开发和质量提升。
匠心为何缺失?
说起工匠精神,总能让人想起瑞士表匠。宝珀有一款名为“1735”的机械表,内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位顶级表匠全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不仅在工艺上一丝不苟,瑞士表匠还不断利用新材料自主研发模具。陈志列说,瑞士表匠独具匠艺和匠心,靠工作获得金钱,但不为钱工作。“他们严格按照工艺流程,不赶时间,多出的订单就往后排。”
如果把瑞士表匠的工匠精神推而广之到工业制造,陈志列用“一毫米宽,一公里深”来诠释。
“世界先进的制造国家,制造业分工都做得又细又深。”陈志列认为,由于对规模的崇拜,我们至今没有形成良好的制造业细分市场格局。德国有很多几乎不为外界所关注的中小企业,他们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持续投入尖端技术,具有很高的研发预算,掌握核心专利。这些企业占领了高端专业细分市场,为德国制造提供稳定的零部件配套。
陈志列说,对标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上固然有很大差距。但追根溯源,中国制造寻求转型升级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态度。
“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解决装备的可靠性低、精度保持性差、材料质量稳定性差、消费品安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屈贤明认为,工业基础薄弱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难点,说到底,就是缺乏一批专注于一个产品、一个关键零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追求尽善尽美的“专精特”小巨人企业。
匠人为何难觅?
“引导制造性企业向专业、精密、高技术方向发展,就要对技能人才给予充分的重视。”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委员提出,工匠职业实在缺乏晋升的通道。例如,飞机制造行业,一个新的型号设计成功后,设计师得到很高荣誉,但同样付出很多劳动的工艺师却得不到相应的评价。
“作为电气工程师,我知道,再聪明的人,不亲自动手做也根本无法进行创新。” 中科院电子研究所所长吴一戎委员认为,提升企业创新活力,需要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和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
为推动工业4.0,德国制定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 从顶端提出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家到底端操作层面的技术工人,呈完整的正金字塔结构。德国大约200所应用科学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以培养制造业实用型人才为目的。
“重学历,轻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摒弃。”王向朝提出,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落实两类人才、两类高考模式,让技能型人才参加技能类高考,保证技能型人才的生源和质量。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