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
制造尴尬 别因简单粗糙失去爱
文·本报记者 李建荣

    去日本抢马桶盖并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差,但确实应该看到,对中国制造而言,把脉“供给侧”,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对中国制造未来十年的期许:“从山寨走向创新”“从简单粗糙走向精细精致”“从制造走向创造”。

    “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座谈会上透露的“秘密”,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困惑,为何一个小小的零件我们都不能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

    “说是‘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在长期从事模具钢研究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王淼辉所长看来,中国并非制造不出相应的模具,而是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存在差距。

    其实,令国人尴尬的事情还不只这一件,前段时间竞相到日本采购马桶盖的事情也让人们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忧虑。如果说精密设备需要长期反复打磨,反复不断的试验,那么作为中低端制造的马桶盖也需要吗?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去日本抢马桶盖并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差,但确实应该看到,对中国制造而言,把脉‘供给侧’,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

    那么,在“中国制造2025”描绘的未来十年,围绕供给侧中国制造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呢?

    “用社会大众的话讲就是‘从山寨走向创新’‘从简单粗糙走向精细精致’‘从制造走向创造’。”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说出了他对中国制造未来十年的期许。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要迈过几道坎?

    据统计,去年我国居民境外旅游花费1万亿元,其中5000多亿买的是马桶、电饭煲等产品,当然也包括部分高档消费产品。

    而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6233家,亏损面15.4%。亏损企业亏损额507.60亿元,增长17.7%。

    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所折射的问题,不由让人深思。当“世界工厂”的风光不在时,中国制造靠什么来挽回失去的爱?

    “在短缺经济时代,有些企业家认为‘创新找死’。现在环境变了,对低端产品的国内外需求都萎缩了,拼的是工艺技术、生产管控等方面的创新,所以 ‘不创新等死’。”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看来,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关键共性技术缺失是中国制造最先应该迈过的一个坎。

    “我认为技术是基础,管理创新是关键,体制的创新是核心。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别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管理体系的差距,在国内还在靠经验来管理时,国外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王淼辉说。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宝林向科技日报记者谈起了他在国外考察时的经历,他发现在谷歌等大公司,随处可见到华人,“这还不是华裔,就是中国人”。他认为,顶尖人才和科研领军人才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国外是资金跟着人走,国内是有资金却没有好项目。”

    体制机制障碍是所有受访者不约而同达成共识的一个观点,在他们看来,国内科研和产业应用的结合不够紧密,从工艺设计、研发到产品销售、服务的管道都还没有打通。此外,作为制造业主体的国企以市场引导企业发展的共识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机器升级是中国智能制造的突围之路吗?

    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过程,机器人将为智能制造增添动力,而智能制造恰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

    也有观点认为,发展智能制造不能一哄而上,应该分梯队发展,既有传统毛坯制造,又有深加工。

    无论孰对孰错,位于广东佛山市的维尚家具却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机器换人”带来的好处。公司董事长李连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数据已经成为该公司生产决策最主要的依据,在由局部自动化向集成自动化迈进的过程中,生产效率提高了8至10倍,资金周转率则是同行的3倍以上。

    “机器的升级,是中国制造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点。”在左世全看来,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是必由之路。“一方面,智能制造是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只有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才可能会实现并跑,甚至领跑;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可以重塑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整个制造业升级提供动力。”

    中国高新旗下的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首期200亿元主要投向六大领域,机器人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在李宝林看来,“中国制造业要想赶超,必须有个瞄准目标,抢占产业制高点,而机器人产业恰恰就是。对于‘机器换人’不能孤立的看,而要放到产品制造过程和成本结构中去看,如果成本下来了、效率提高了、质量提升了,标准均衡了,那么这个‘机器换人’就是必然。”

    左世全同时认为,要防止出现智能制造发展太快,国内配套产业发展跟不上,过度依赖进口的情况。“别搞了半天智能制造,用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都是人家国外的,搞成‘外国机器人替代中国人’。”

    周厚健也表示,企业在开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候,绝对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企业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对用户的需要,在用户端实现高创新,并在企业端实现高效率。

    拿什么来铸造中国制造的“长命门”?

    难之所在,机之所生。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用3个10年左右的时间,最终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而在此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新突破。

    那么,除了要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来满足个性化需求外,还需要做哪些深层次的调整呢?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中国制造供给侧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王淼辉认为,只有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质量的固有特性的持续提高,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这其中,人才能量的充分释放至为关键。”在王淼辉看来,当前科研人员主动做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先一批改制成企业的院所的技术研发在支撑自身发展同时,要更多为行业服务,在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上扮演关键角色。

    在左世全看来,“建设基础共性技术的创新平台刻不容缓。德国霍罗恩霍夫协会每年有20亿欧元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还要靠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

    宗庆后则认为,“借外脑”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政府应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国外的一些有品牌、有技术的中小企业,从而提升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对国企而言,最迫切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把创新活力释放出来。这其中最需要改变的是由过去的计划多少生产多少、能卖多少算多少转变为从产品策划、研发、生产到交付、用户体验、用户交互,再到产品迭代升级都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周厚健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