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9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2月21日—2月28日)

    本周焦点

    快速射电暴宿主星系及红移首被确认

    科学家首次确认了一个快速射电暴(FRB)FRB 150418的所在地、宿主星系以及红移。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从未同时确定过任何一个快速射电暴的位置,更没有精确计算出红移。该项研究给探索来自深空的这些神秘无线电脉冲的“家园”提供出新证据,由于FRB 150418的射电余晖经过6天才消逝,它不可能来自脉冲星,这表明它们至少可以被分为两大类。

    本周明星

    “太空巨鼻”:探索火星生命踪迹

    ExoMars非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痕量气体轨道探测器(TGO)”定于3月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窗口期为14日至25日。这个探测器相当于太空中的一个巨大“鼻子”,可用来嗅出火星上的甲烷,并确定其是否由生物过程产生。

    外媒精选

    德科学家成功从活细胞内移除HIV病毒

    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论文显示,德国研究人员已成功地从活细胞内移除HIV病毒。该方法依靠一种被称为Brec1的酶,研究人员开发出Brec1的一个变异版本,其能找到并剪掉与HIV相关的DNA序列,随后修补它造成的DNA破缺。在实验室测试中,它没有产生任何有毒或遗传副作用,有望带来能彻底消灭HIV的疗法。

    本周争鸣

    新模型显示地球在宇宙中真的很孤独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设计出一个已知宇宙的计算机模型,来评估系外行星的数量及其存在生命的可能。结果发现,目前众多系外行星中没有一颗与地球相似,地球或许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为独特,这缘于它相对较小的年龄和在银河系中特殊的位置,但目前很多数据还存在不确定性。

    一周之“首”

    首次发现细胞“电池”老化与衰老有关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皮肤细胞“电池”中一种关键代谢酶——线粒体复合物Ⅱ——的活性,会随着衰老而显著下降。这一发现有望帮人们开发出能抵消这种酶活性下降的强效抗衰老方法和美容产品,还有助于深入理解身体其他器官是如何衰老的,为研制多种老年病治疗药物铺平道路。

    前沿探索

    LIGO探测的双黑洞或属一“母”所生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CFA)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去年9月14日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双黑洞后,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从天空的同一区域在仅0.4秒后发现爆发出的伽马射线,判断双黑洞可能同生于一个寿终正寝时爆发伽马射线的大质量恒星。

    新型动脉“速生”比现有技术快10倍

    美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迅速制造人工动脉的新技术,比目前用组织工程技术制造血管要快10倍,该人工动脉还能自然产生维持动脉正常工作所需的生化信号,其也是一种缩小的3D微型人造器官平台,可用于测试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高低级脑区间用多个频段沟通信息

    人脑认知外部世界,视觉皮层要把外部信息从低级脑区传到高级脑区,但信息也会反向流动,那么大脑如何知道信息该怎么走呢?德国恩斯特·斯特格曼神经科学研究所与马普社会科学院合作,证明了人脑视觉皮层用什么频段取决于信息传输的方向。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某些精神疾病的成因,并在将来开发出相应疗法。

    一周技术刷新

    二氧化碳+水=液态烃燃料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一个研究团队证明,集中光、热和高压,只需一步反应就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变成有用的液态烃燃料。这种简单、廉价的新型可再生燃料技术有望帮助去除大气二氧化碳,限制全球变暖。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氧气作为副产品,具有净化环境的正面影响。

    新仿生材料可从空气中高效收集水

    受沙漠甲虫、仙人掌和猪笼草的启发,哈佛大学和Wyss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结合多种生物体的特性设计出一种高性能仿生材料,可更为有效地从空气中收集水。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解决某些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也为未来仿生学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

    奇观轶闻

    《哈利·波特》的“魔法钟”走入现实

    《哈利·波特》迷们都知道韦斯莱家的钟,它有许多指针,每根指针代表一位家庭成员,能一直跟踪显示他们在哪里。美国杜克大学学生编程了一种叫做“光粒子”的微型控制器,其利用智能手机安装了GPS,并连到一台坏了的古老挂钟上,造出了一个真实数字版的“魔法钟”。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