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小片段,但过去的这一年,却成为了广西科技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印记。
敲响科技鼓点,唱响创新强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2015年,广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激发科技改革发展的新活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在十大方面展现出了绚丽亮色。
在千帆竞发的北部湾畔,创新之花绚丽绽放,创新之变深远澎湃。
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顺利完成自治区重点改革任务。一是出台《关于深化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解决科技计划重复交叉、资金分散等问题。二是牵头制订《深化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的暂行规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联合制订《关于加快我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四是起草《广西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关于支持自治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五是联合出台《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高新区发展指标位居西部前列 北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广西国家级高新区增至4个,在西部省份中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排第3位。新增来宾、柳州河西自治区级高新区,广西高新区总数达到8个。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全国115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首次全部跻身50强。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位居全国第9、西部第3位,增幅位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广西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2015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4300亿元,超亿元企业466家。
加强产业技术攻关,促进广西产业转型升级 认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在项目安排上突出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大专项的支持。2015年共下达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158项,资助财政科技经费4.7亿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达成共识,该实验室依托广西师范大学的“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围绕建成在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才队伍支撑、国际合作交流等5个方面有机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2015年新增建设钦州、贺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11个,自治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广西1人正式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个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是近5年来广西本土培养的科研人员首次获得国家“杰青”项目资助。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实现“零突破”。
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CATTC)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获得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国内推广。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增至5个国家,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增至1665家(东盟国家463家),在国内外举办14场技术对接会,成功举办第3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首次举办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和主题国产业推介会,促成中国与东盟技术合作意向金额超过50亿元。新获科技部认定成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广西获批认定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数达11家。
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合作会商制度,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7个省(市、区)之一。首家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获批并挂牌营业。1—11月,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位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受理量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三。每万人口发明专利约为2件/万人,为“十一五”末7倍。专利数综合实力指数在全国排位由2010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20位。
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 加大民生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围绕关系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大对医疗卫生与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等领域科技研发的支持。在民生科技领域,2015年共下达项目190项,安排经费7644万元,取得一批惠民科技成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渐浓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力度。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作。优化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评奖流程,修订广西科技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实施“全区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2015年,全区新增自治区级孵化器11个、培育期2个,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