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
中学试水大学先修课, “掐尖”还是“拔尖”?
文·本报记者 刘 垠
大学 课程
高中课程

    ■将新闻进行到底

    2016年1月起,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考试开始接受社会考生报名,中国准留学生的目光再度被聚焦。其实,中国大学先修课从试点到推广的进程中,争议不曾停歇。

    继2015年底发起“MOOCAP课程”后,清华大学率先推出6门先修课,一个月来累计报名听课人数已破6万, 让先修课程从教室走向了信息化平台。让尖子生们动心的是,名校的先修课将与自主招生“挂钩”。不少人感慨,这是自“自主招生联盟”取消后启动的新一轮“掐尖模式”,又或是对接高中和大学教育通道的一次改革尝试?

    “从实际选课结果看,确实是部分优秀学生才选择大学先修课,但这并非教育的不公平,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有选择的权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坦言,若要避免违规操作,关键在于借助开放的机制推出选修课程,比如设立独立的第三方先修课程平台。

    先修课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

    中国大学先修课,主要针对准备就读国内大学的高中学生开设,让学有余力者预先修习大学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取大学学分。那么,怎样的学生才是“学有余力”者?记者查阅《中国大学先修课课程指导意见(试行)》发现,“学有余力”的解释为:在完成日常学习且成绩优秀,仍有时间和精力可以进行更有挑战性和更大难度课程的学习,建议在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中选择。

    其实大学先修课并非新鲜事物,它在美国已有70多年历史,如今许多美国高中都设有相应课程,该课程对学生要求很严,标准设立得很高。因此,一般学校都会告诉学生,申请上大学先修课程要慎之又慎,在注册课程前,学生应首先咨询任课教师或“顾问教师”。世界上40多个国家近3600所大学承认美国高中先修课的学分,也就是说,学生获得了高中先修课的学分后,在大学里可不再学习该课程。

    2013年初,我国启动了由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的中国大学先修课,在全国部分中学选修课体系内开设大学程度的选修课。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官网显示,全国共有122所中学参与了试点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北京地区的试点中学。目前,北师大二附中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共开设了计算概论、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大学化学、微积分、电磁学6门大学先修课程。

    少数学生先修是否有违教育公平

    对于先修课的资格由谁评定,现行的做法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老师对“学有余力”者进行筛选后确定上课名单,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北师大二附中的做法是在规定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学校对于想选修先修课的学生设定一定的综合成绩要求,学生达到要求后,大学先修课程负责人会向学生的学科老师征求意见,以确认学生是否适合这门先修课的学习。

    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违反教育公平?“学生要选择必须结合自己的兴趣、实力以及未来的升学规划。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课程要求都难以达到,再去选修大学先修课极不理性。”熊丙奇说。

    抛开这些备受争议的焦点,专家认为先修课程从课程设置、学分互认、招生路径等制度建设,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是“联合掐尖”还是“搭桥织网”

    高中试水大学先修课自启动之初,争议就一直不断。

    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徳认为,开展大学先修课是国内的一批顶级大学对人才培养的新探索。他说:“大学先修课是解决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脱节的有效途径。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提前体验、了解大学课程内容,可以为更好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开始接触大学课程,可以为将来理性地选择大学相关专业奠定基础;通过有准备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广、层次更深的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同时培养了思维方法和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然而,也有人质疑大学先修课是否会成为高校“掐尖儿”的工具。对此,熊丙奇说:“舆论的质疑可以理解,此前我国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确实存在过‘集团圈地’抢生源、掐尖等行为,但对于高校联合发起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扣上‘掐尖’的帽子却站不住脚。”因为,这些先修课程是所有参与大学均认可、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先修课,而不是大学限定认可、学生参加某校自主招生而必选的先修课。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角度看,要鼓励这种高校之间的民间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教育选择。

    “学有余力,不等于就要提前选修大学课程,‘吃不饱’的学生自然有其他可‘吃’的东西。如果我们真心为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未来,与其在学校提供的大学选修课程中选择,不如放开手脚让他们关注感兴趣的那些貌似与学校教育无关的学科,比如社会与自然、科技与伦理、认知与思维等关乎未来发展的知识。”曾任县区中学校长多年、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给大学先修课泼了一瓢冷水,“中学试水大学先修课表面看是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实质还是一种抢生源的思维,是一种与高考改革躲猫猫的策略。”

    避免违规操作呼唤第三方平台

    先修课是大学对中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学有余力的中学生如能考取相应大学后就可免修相应学分,实行大学和中学的有效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学生是双向自由选择,而在未来自主招生中,大学先修课将是参考依据。

    当先修课和高考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后,人们总会紧张怎样才能避免违规操作。熊丙奇认为,关键在于用开放的机制推出选修课程。打破由学校独自开设先修课的模式,设立独立的第三方先修课程平台且所设课程经大学认可,学生可自由选择,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先修课程的吸引力,也会扩大学生的选择面;大学则根据办学条件进行课程认可、评估。“此次全国40多所高校共同发起先修课,就改变了各校各自为政的先修课模式,而把先修课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这无论对大学自主招生,还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资源,都是很有好处的。”

    他解释说,要防止先修课在发展中走样、变调,一方面要避免出现新的先修课联盟,另一方面,要增强先修课程平台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我不反对其他专业机构开设先修课,但不能把先修课和学校绑定在一起,而应开放选择、开放认可、开放竞争。”熊丙奇强调,目前先修课还是由大学共同牵头,未来应该与大学脱钩,变为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组织,通过较好的课程质量和评价质量,赢得更多学校和学生的认可。

京ICP备06005116